第11期 | |
永州市植保植检站 | 2020年08月25日 |
当前,我市晚稻正处于拔节——孕穗期,田间郁蔽度高,另据气象部门预报8月25~26日受高空低槽和地面冷空气共同影响,全市有一次降温和中雨局部大到暴雨天气过程,部分县区有雷电等强对流天气,这种天气极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与流行,也是开展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期。
一、病虫发生实况
据各县区植保站8月24日调查,二化螟:三代二化螟发育极不整齐,田间均见幼虫、蛹、成虫;晚稻田亩平有虫一般为430~4160头,全市加平1758.5条,略低于去年同期,其中祁阳4160头、冷水滩2271头、零陵1666.7头,祁阳县最高丘20650头;全市枯鞘蔸率7.8%,枯心率0.5%。稻飞虱:晚稻田间百蔸虫量一般为220~1018头,全市加平为534.3头,高于去年同期;其中宁远1018头、冷水滩780头,双牌最高丘4800头/百蔸。灯下虫量:零陵8月23日16头、双牌24日28头,蓝山22日27头;预计9月上旬将会出现若虫高峰。稻纵卷叶螟:田间世代重叠,卵、幼虫、成虫混合发生。亩平蛾量一般40-500头,加平209头,亩平幼虫量一般200-2860头,加平963.5头,其中祁阳2860头、冷水滩1875头;全市卷叶率加平为1%。纹枯病:已进入流行高峰期,发生面积急增,发病程度加重;全市病蔸率加平为12.9%,病株率4.9%,病指2.6。叶瘟:晚稻叶瘟在新田、江华、江永、双牌、宁远等县区有发生,全市病蔸率加平为1.2%、病株率0.9%、病叶率0.3%,均低于去年同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零陵、祁阳、新田县晚稻上有零星发生,全市平均病蔸率1.2%,病株率1%。
二、防治意见
随着部分一季稻收割,害虫将转移至晚稻上,加之“两迁”害虫的回迁,晚稻田间病虫为害将日趋加重;为贯彻落实8月19—20日的全国秋粮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现场会议精神,抓紧抓实秋粮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因此,各地植保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加大系统监测和大面积普查的频次和广度,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及时发布病虫信息,搞好分类指导,切实抓好当前晚稻病虫防治工作。
(一)防治适期与防治对象:
8月底—9月上旬:主治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挑治叶瘟。(各地依苗情虫情适当调整)。
(二)防治药剂:
稻飞虱:选用三氟苯嘧啶、呋虫胺、烯啶虫胺等药剂,或吡蚜酮与烯啶虫胺等速效药剂混用。
稻纵卷叶螟、螟虫: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茚虫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以上)、阿维菌素(1.8%以上)、阿维·氯苯酰、甲维·茚虫威等。
纹枯病:选用苯甲·丙环唑、噻呋酰胺、嘧菌酯、己唑醇(10%以上)、春雷霉素、戊唑醇、氟环唑、井冈霉素(20%以上)、申嗪霉素、井冈·蜡芽菌(12.5%以上)、肟菌·戊唑醇、苯甲·嘧菌酯、丙环·嘧菌酯等药剂防治。
稻瘟病:选用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应在75%以上)、稻瘟灵(40%以上)、嘧菌酯(25%以上)、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肟菌·戊唑醇、春雷·三环唑。
药后4小时遇雨或防效不佳应及时补治。
公益警示语:
1、认真学习贯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全面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指导工作。
2、坚持“政府支持,部门引导,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原则,大力发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促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