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期
长沙市动植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年04月02日

全面推进翻耕灌深水灭蛹 压低全年二化螟基数

二化螟为国家一类农作物病虫害,是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受气候变暖、耕作制度、抗药性上升等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二化螟发生量大,防控难度增加,对水稻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影响。据各县市区植保站3月29日调查,全市二化螟冬后加权亩平活虫量4466.41头,其中宁乡、望城加平分别达5170头、5563头,具备中等以上发生虫源基数。

长沙作为全省二化螟二类防控区(潜在危险区),虫口基数大,为奋力打好“虫口夺粮保丰收”攻坚战,各地要高度重视,广泛宣传发动,在越冬代二化螟羽化前全面推进翻耕灌深水灭蛹措施与性信息素诱杀技术,降低全年二化螟基数,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一、翻耕灌深水灭蛹

我市越冬代二化螟化蛹盛期一般在4月上中旬,羽化盛期一般在4月中下旬。翻耕灌深水灭蛹是防控二化螟最简单、高效、省药、环保的技术手段,因此,各县市区集中在4月上中旬化蛹高峰至蛾始盛期翻耕整田,并灌深水淹没稻桩3-5天,可淹死大部分老熟幼虫和蛹,大大减少发生基数。

二、性信息素诱杀

4月中旬开始,在二化螟羽化高峰期,每亩放置一个二化螟性诱捕器诱杀成虫,要确保在4月15日前布设到位,减少成虫在田间产卵量,压低虫口基数,降低化学防治难度。

公益提示:

1、认真学习贯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全面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指导工作。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