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期 | |
长沙市动植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2021年04月12日 |
3月31日,长沙市动植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各市县测报人员和有关专家对2021年全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趋势进行了会商分析。与会专家根据历年病虫发生实况和冬后病虫基数,结合作物布局、耕作栽培特点及气象因素等综合分析,预计:水稻病虫总体偏重发生(4级)。其中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偏重发生(4级);二化螟中等发生(3级);稻秆潜蝇宁乡中等发生(3级);稻曲病、稻水象甲偏轻发生(2级);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有潜在流行风险。玉米病虫中等发生(3级),主要有草地贪夜蛾中等发生(3级);玉米螟、玉米纹枯病偏轻(2级)。蔬菜病虫中等发生(3级),主要有瓜实蝇、菜青虫、小菜蛾、菜蚜、豇豆荚螟、瓜绢螟、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黄曲条跳甲、霜霉病、疫病、软腐病、炭疽病等。
一、水稻病虫
今年计划水稻种植面积445万亩,其中早稻150万亩,一季稻、中稻135万亩、晚稻160万亩。
(一)发生预测
1、“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
稻飞虱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262.5万亩次;
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242万亩次。
2、二化螟 中等发生(3级),四代二化螟局部严重发生,发生面积170万亩次。
3、纹枯病
纹枯病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295.5万亩次。
4、稻瘟病
偏重发生(4级),浏阳大发生。在山区、老病区等小气候适宜区感病品种上易发生流行,发生面积9万亩。
5、稻曲病
偏轻发生(2级),长沙县中等发生。主要在中、晚稻上发生,若感病品种(组合)破口期遇适温多雨天气有可能大流行,发生面积27.5万亩。
6、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偏轻发生,浏阳局部偏重发生。如白背飞虱迁入高峰与水稻敏感生育期吻合,且白背飞虱带毒率偏高,则有流行风险。
7、稻秆潜蝇
宁乡中等发生(3级),发生区域逐渐扩大,发生面积71万亩次。
8、稻水象甲
偏轻发生(2级),发生面积51.2万亩次。
9、其它病虫
稻螟蛉、稻象甲、稻蓟马、粘虫、稻胡麻叶斑病、叶鞘腐败病、霜霉病、恶苗病、根结线虫等病虫偏轻发生,在局部地方中等发生,将造成一定危害。
(二)预测依据
1、病虫基数。
二化螟 据冬后调查,二化螟有效虫源田面积为245万亩,各县市区平均每亩有活虫一般为611.4-5563头,其中宁乡、望城加平分别达5170头、5563头,全市加权亩平活虫3818头,二化螟死亡率2.4%,各类型田中以板田基数最高,全市加权亩活虫数分别为5840头。翻耕田、绿肥田、春季作物田的基数分别为240头、2062头、1765头。虽然全市发生基数均较上年减少,但均具备中等以上发生虫源基数。预计今年二化螟中等发生,四代二化螟局部地区偏重发生,越冬代羽化盛期4月22日-5月5日,一代二化螟卵孵盛期5月4日-5月15日。
大螟 全市有效虫源田面积为95.7万亩,冬后宁乡加权亩平活虫量97.34头,低于上年。
纹枯病 有效菌源田面积180.5万亩,田间菌核残留量大,各县市区一般每亩菌核量1.85-14.64万粒,全市加权平均为6.91万粒,菌源较上年增加,具备大发生菌源基数。
稻瘟病 菌源分布面广,有效菌源田面积9.2万亩,具备病害流行的菌源基数。
2、品种布局因素。受政策引导,我市早稻面积增加,优质稻、超级稻种植面积占播种面积的70%以上,其中大多数品种较传统品种抗性偏弱,病害流行风险增加。今年全市早稻面积比上年增加,种子来源多、乱、杂,种子质量差,大多数品种抗性弱,部分当家品种抗性下降,稻瘟病流行风险大大增加。主要感病品种有中嘉早17、中早39、湘早籼24号、湘早籼45号、湘晚籼13号、黄华占、泰优398。稻瘟病及稻曲病感病品种面积较大,若遇不利气候,可能发生较重。
3、耕作栽培因素。一是水稻机收面积大,部分机收田的留桩高度较上年降低,有效降低了二化螟及纹枯病等病虫害的越冬基数;水稻根结线虫主要借水流、肥料、农具及农事活动传播,近年收割机跨区作业面积大,导致传播几率增大。二是单、双季稻混栽,且栽插期长,生育期不整齐,桥梁田多,有利水稻病虫辗转为害;早稻生育期长,白背飞虱食源充足,有利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流行。此外,一些高产栽培措施和部分农户偏施、迟施N肥等种植习惯,使水稻田间生长量大、田间郁蔽度大,易形成适温高湿的田间小气候,有利于害虫增殖及病害发生流行。三是今年双季稻面积增加,板田翻耕面积较往年大,二化螟有效虫源田面积减少。四是秸秆禁烧等耕作措施虽有利于改善当地空气质量,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但同时也有利于虫源、菌源基数的累积,加重当地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
4、人为因素:一是政策推动,早稻面积增加,早稻有一定规模的集中育秧,统一消毒浸种催芽,使用这一部分秧苗的水稻稻瘟病等病害的发生几率减少。二是部分散户多年未种植早稻,管理水平不高,没有对早稻进行浸种消毒处理,或是消毒药剂未按标准执行,提高了散户水稻稻瘟病的发生风险;三是推广实施中、晚稻育秧药剂拌种技术的使用,浏阳拌种比例达到97%以上,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
5、气象条件:全球气候变暖加速了病虫害的发育进度,导致病虫害发生形势更加复杂,四代二化螟在我市局部地区危害严重。据气象预测4-9月份总降水量偏少。4-6月降水量正常,雨水相对集中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上旬,强对流天气较多,有利于两迁害虫的迁入及纹枯病、稻瘟病的发生流行;7-9月降水偏少,温度偏高,对中晚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的发生有抑制。
二、玉米病虫
今年计划玉米种植面积14.11万亩。
(一)发生预测
草地贪夜蛾中等发生(3级),发生面积1.9万亩次;
玉米螟中等发生(3级),发生面积8.1万亩次;
玉米纹枯病偏轻发生(2级),发生面积5.7万亩;
粘虫局部偏轻发生(2级),发生面积1.8万亩次;
玉米大、小斑病偏轻发生(2级),发生面积分别为1.8、1.76万亩;
苗期地下害虫、玉米病毒病等在局部地区将造成一定危害。
(二)预测依据
1、耕作栽培因素。我市玉米种植区域分散,播种期、生育期不一,山丘区连作和“插花”种植现象普遍,桥梁地块多,且生产上农户对玉米病虫害防治较少,有利于病虫害种群持续积累和辗转为害。
2、气象条件。4月-9月平均气温全市较常年同期略偏高,降雨量偏少,气象条件有利于玉米螟的化蛹羽化;4-6月我市降水相对较集中,有利于草地贪夜蛾迁入发生为害,适温高湿气象条件有利于玉米纹枯病、大小斑等病害发生流行。
三、蔬菜病虫
今年计划蔬菜播种面积228万亩。
(一)发生预测
菜青虫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4.9万亩次;
菜蚜中等发生,发生面积41万亩次;
小菜蛾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0.5万亩次;
斜纹夜蛾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6万亩次;
黄曲条跳甲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5.2万亩次;
豇豆荚螟偏轻发生,发生面积5.6万亩次;
烟青虫偏轻发生,发生面积7.9万亩次;
十字花科霜霉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4.4万亩;
蔬菜疫病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0.8万亩;
辣椒炭疽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7.6万亩;
白菜软腐病偏轻发生,发生面积8.6万亩;
瓜实蝇偏重发生,小地老虎在苗期发生较重、瓜绢螟、甜菜夜蛾、烟粉虱、青枯病、辣椒病毒病等偏轻发生。
(二)预测依据
1、全市蔬菜种植面积大,且蔬菜品种多,一年多茬,播期不一,插花、连作、套种等现象普遍,有利于害虫增殖危害和病害流行。
2、种植散户多,病虫害种类多,而防治难以统一,随意性大,防治效果不佳,有利于蔬菜病虫害发生。
四、茶叶病虫害
茶叶主要病虫害有茶小绿叶蝉、角胸叶甲、灰茶尺蠖、茶毛虫、炭疽病、云纹叶枯病、轮纹斑病,虫害重于病害。
据望城、宁乡越冬基数调查,每平方尺有角胸叶甲8-82头,部分茶园越冬基数大,预计茶角胸叶甲今年偏重发生。望城3月17-26日共诱到茶尺蠖74头,预计茶尺蠖一代低龄幼虫高峰期为3月底至4月上中旬,局部偏重发生。
公益提示:
认真学习贯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全面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