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期
株洲市植保植检站 2021年05月10日

抓好一代二化螟防治,确保早稻生产有序进行

据调查,二化螟冬后残留基数较高,观测区冬后死亡率为1.8%,全市冬后残存基数加权平均15031条/亩,比去年增加了4231.5条,处于较高的水平。其中渌口区平均虫量9015条/亩,比去年增加45.6%。攸县二化螟冬后平均每亩活虫量为1.35万头,亩最高虫量7.5万头,亩平较上年增加近4000头,同比增长29.6%。茶陵县调查3个乡镇6个点,调查平均39850条/亩,去年为23625条/亩,比去年增加了40.7%。醴陵市平均虫量9015条/亩,比去年增加13.0%。炎陵县平均每亩有活虫为3104.2头,比上一年多285.5头。比去年增加9.20%。

越冬代二化螟田间发育进度较去年早5~10天,今年全市越冬代二化螟羽化盛期为4 月中下旬,卵孵高峰盛期为5月中下旬。

防治意见:

各县市区加强二化螟的调查监测,准确掌握其发生动态,及时发布防治信息,分类指导种粮大户、水稻种植合作社及广大农户认真抓好防治。

防治对象:一代二化螟

防治适期:5月中旬。

推荐药剂: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甲氧虫酰肼、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以上)、阿维菌素(1.8%以上)、金龟子绿僵菌(80亿孢子/克以上)、乙多·甲氧虫、阿维·甲氧虫等。

防治时田间要保留3~5cm浅水层,施药后保水5~7天。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