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期
长沙市动植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年07月02日

抓好当前早、中稻病虫害防控

当前大部分早稻处于灌浆期至乳熟期,中稻处于分蘖盛期,正是水稻害虫转移繁殖和危害的关键时期。

一、病虫发生实况

二化螟:6月21日开始进入一代成虫羽化盛期。6月26日全市各地相继出现发蛾高峰,且虫源基数较大、发生不整齐。浏阳6月26日单灯单日蛾量321头,宁乡6月30日单灯单日蛾量607头。预计二代二化螟卵孵盛期为7月上旬。

稻纵卷叶螟:灯下情况:二代稻纵卷叶螟蛾6月21进入盛蛾期,市级及区县市各监测点于6月27-29日出现迁入峰。市级监测点高空灯6月29日虫量205头。田间赶蛾情况:一般每亩蛾量80-2576头,望城6月27日出现蛾峰,蛾量高达5647头;宁乡6月29日出现蛾峰,亩平蛾量755头。6月底至7月初为本地盛蛾期和外地迁入高峰期,虫源叠加,田间蛾量大。目前为产卵高峰,一季稻亩平卵量8466粒-10万粒,预计三代卵孵高峰期为7月上旬。

稻飞虱:6月12号左右出现明显迁入峰,6月下旬持续迁入。一季稻田百蔸虫量154-293头,最高1522头,以低龄若虫为主。

二、防控意见:据气象部门预测,近段时间雨水较多,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稻瘟病和纹枯病的发生流行,也有利于“两迁害虫”的迁入为害。目前迟熟早稻、再生稻、一季稻、双季稻混栽的种植模式为害虫的发生提供了桥梁田,对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为害非常有利。各地应高度重视,加强病虫监测,把握防治适期,科学安排部署,分类指导服务,切实打好“虫口夺粮”战役。

三、防治对象:迟熟早稻田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穗颈瘟;一季稻田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预防稻瘟病,挑治纹枯病。

四、防治适期:7月5-10日

五、防控措施: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阿维·甲氧虫酰肼、溴氰虫酰胺、甲氧虫酰肼、阿维菌素(1.8%以上)、氟铃脲等。稻纵卷叶螟较重田可选用甲维·茚虫威。防治稻飞虱可选用三氟苯嘧啶、呋虫胺、烯啶虫胺等,或吡蚜酮·呋虫胺速效复配药剂。防治纹枯病可选用噻呋酰胺、嘧菌酯、已唑醇、苯甲·丙环唑、肟菌·戊唑醇等。防治稻瘟病可选用药剂选用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应在75%以上)、稻瘟灵(40%以上)、嘧菌酯(25%以上)、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三环唑·嘧菌酯。注意轮换交替用药,延缓抗药性。


公益提示:

认真学习贯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全面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指导工作。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