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期
长沙市动植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年07月19日

长沙市2021年上半年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概况及下半年病虫发生趋势分析

一、上半年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情况

(一)水稻病虫害

2021年上半年,全市水稻播种面积263.88万亩,其中早稻149万亩,一季稻114.88万亩。全市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344.65万亩次,上半年病虫总体中等发生,主要以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等危害为主;次要病虫有上升趋势,稻蓟马、稻秆潜蝇发生面积较大;新发生病害水稻根结线虫病在我市望城首次发现。

1.二化螟:中等发生(3级)。全市发生面积70.4万亩次。越冬代据冬后调查,二化螟有效虫源田面积为245万亩,全市加权亩平活虫3818头,较上年4811.05头减少20.64%。宁乡4月15日始见蛾,比上年早10天。4月23日—5月9日出现多个蛾高峰,宁乡市5月2日单灯蛾量892头, 5月9日879头。长沙市越冬代二化螟羽化盛期4月28日—5月10日,一代二化螟卵孵盛期为5月5日—5月17日,为近年来最迟。5月31日为害高峰期调查,一代二化螟亩平幼虫2078.7头,平均枯鞘蔸率11.1%,枯鞘株率4%。全市一代二化螟灯下蛾峰在6月21日-6月30日,长沙县共计蛾量910头,比去年的248头增加2.67倍。全市一代二化螟盛蛾期6月下旬,二代卵孵盛期7月上旬。

2.稻飞虱:中等发生(3级)。全市发生面积38.5万亩次。长沙县测报灯5月9日始见,较上年早2天。灯下虫量出现两次迁入峰,5月13-15日,5月15日872头;5月25-30日,5月30日1007头。白背飞虱迁入量为近年最多,但早稻前期田间发生程度轻。田间系统调查,长翅成虫5月6日始见 ,与去年同期。若虫5月10日始见,较去年早1天,若虫高峰出现在6月中下旬,平均百蔸虫量139头,最高403头。7月12日调查,一季稻长沙县局部大发生,百蔸虫量10000头,发生面积11亩。

3.稻纵卷叶螟:中等发生(3级)。发生面积55万亩次,防治面积29.25万亩次。灯下浏阳5月7日始见蛾,较上年晚4天。一代迁入高峰为5月26-31日,宁乡蛾峰日亩平蛾量387头。稻纵卷叶螟田间幼虫为害集中在6月中、下旬。6月28日调查,全市田间亩平蛾量96.2头,亩平幼虫1551.8头,亩平卵量16800粒,卷叶率3.2%,幼虫最高密度18000头。二代盛蛾高峰在6月28日-6月30日。长沙市高空灯6月30日诱蛾202头。当前田间蛾量、卵量较大,全市卵孵盛期为7月上旬。7月12日调查,一季稻浏阳局部大发生,亩平幼虫量72000头,发生面积8万亩。

4.纹枯病:偏轻发生(2级)。发生面积70.5万亩。5月21日始见,较上年晚3天。流行期为5月30日-6月25日,6月12日为流行高峰期,高峰期平均病蔸率15.3%,病株率7.6%。病蔸率、病株率比常年偏低,望城、宁乡大面上普查纹枯病发生程度也很轻。

5.稻瘟病:中等发生(3级)。发生面积3.65万亩,穗颈瘟0.5万亩。由于今年我市早稻种植面积大,感病品种种植面积较往年大幅增加,各县市区主要品种为中早39,湘早籼45、株两优729等。严重田块病蔸率100%,病株率100% ,局部已坐蔸死苗,早稻穗颈瘟局部地区偏重发生。

6.稻水象甲:轻发生(1级)。全市发生面积26万亩次,防治面积16万亩次。4月中下旬田间调查,田间平均危害蔸率31-93%,百蔸虫量27头,最高丘危害蔸率达100%,百蔸虫量达131头。浏阳市连续四年、宁乡连续三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稻水象甲危害重发区实施综合防控,对早稻田及周边公共区域进行稻水象甲集中连片防治,防治后早稻发生区域平均被害株率大大降低,有效压低了一代基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7.稻秆潜蝇:宁乡中等发生(3级)。5月8日调查,早稻平均为害株率3.2%,最高22.3%,后期调查有部分田块出现花白穗。到目前为止早稻、一季稻全市发生面积36万亩。

8.水稻根结线虫病:偏轻发生(2级)。根结线虫病为我市新发生的一种水稻病害,已在望城乔口、乌山、黄金园等乡镇发生,发生面积1万亩。防治难度大,防治成本高,危害损失严重。

9.稻蓟马:偏轻发生(2级)。稻蓟马在宁乡、望城局部发生较重,面积较大,全市发生面积30万亩,直播田及晚稻秧田危害较重。

(二)玉米病虫害

草地贪夜蛾:偏轻发生(2级)。全市春玉米种植面积10.85万亩,夏玉米面积5.27万亩。2021年5月3日,在宁乡市双江口玉米基地今年首次诱到草地贪夜蛾成虫1头,5月14日望城始见幼虫,全市发生面积940亩,危害株率0.6-3.9%。各区县市宣传、防控措施及时到位,防治面积940亩,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有效地控制了草地贪夜蛾的发生与危害。

(三)其他害虫

瓜类实蝇:偏重发生(4级)。我市3月26日在疫控中心柑橘园黄板上始见南亚实蝇,6月进入为害高峰,6月29-7月5日市疫控中心监测基地诱虫量267头,其中南亚实蝇144头,具条实蝇119头,瓜实蝇4头。

角胸叶甲:偏重发生(4级)。角胸叶甲在我市长沙县、宁乡、望城茶园发生为害严重,并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宁乡调查茶蔸土内幼虫密度,每点0.1㎡ 取土深度15㎝,每点平均幼虫85头,最高118头。平均新叶被害率为70%,最高达95—100%。

二、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下半年发生趋势

根据全市各地上半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发生实况,结合栽培、气象和历年资料等综合因素考虑,预计:水稻病虫总体偏重发生(4级),其中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草地贪夜蛾、瓜类实蝇偏重发生(4级);稻瘟病、二化螟中等发生(3级);稻曲病偏轻发生(2级);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潜在流行风险大,预计下半年主要病虫发生面积921.3万亩。

(一)水稻病虫害

1. 二化螟:中等发生(3级),发生面积152.5万亩次。

2. 稻飞虱: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265万亩次。

3. 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201万亩次。

4. 纹枯病: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186.5万亩。

5. 稻瘟病:中等发生(3级),发生面积6.5万亩。在老病区及感病品种种植较大的地区,特别是优质稻推广种植区,一旦易感生育期孕穗抽穗阶段遭遇多雨天气,局部地区将有暴发成灾的可能。

6. 稻曲病:偏轻发生(2级),发生面积10万亩,若水稻感病品种破口抽穗前5~7天遇适温阴雨天气,可能出现大流行。

7.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面积1.5万亩,有潜在流行风险。

(二)其他病虫害

草地贪夜蛾: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3780亩。

瓜类实蝇:偏重发生(4级)。

三、预测依据

1. 病虫基数

二化螟:6月15日各区县市一代二化螟亩残虫量861.5头,残虫基数高于上年,其中长沙县亩平残虫量2240头,较上年增加75%。田间发育进度不整齐,发生情况复杂,预计二代二化螟中等发生。

稻飞虱:6月29日调查,稻飞虱早稻平均百蔸虫量130头,最高丘1690头。

稻纵卷叶螟:6月底至7月初为本地盛蛾期和外地迁入高峰期,虫源叠加,田间蛾量大,望城6月27日出现蛾峰,蛾量高达5647头。6月28日调查,早稻稻纵卷叶螟亩平虫量1559.7头,稻纵卷叶螟亩平卵量16800粒,一季稻亩平卵量8466粒-10万粒。

纹枯病:田间菌源广泛存在,具备病害流行的菌源基数。

稻瘟病:早稻田叶瘟、穗颈瘟发生普遍,面积较大,菌源充足。

草地贪夜蛾:当前为本地草地贪夜蛾羽化盛期,加上外来迁入虫源,对我市夏、秋玉米影响较大。

瓜类实蝇:由于农户没有捡拾落瓜的习惯,本地虫源充足,将在瓜类作物上偏重发生。

2. 耕作栽培因素

部分地区再生稻、一季稻、晚稻混栽,导致生育期不齐,桥梁田多而杂,既丰富了害虫的食源,又提供了其辗转为害的条件。今年部分早稻生育期推迟,成熟较晚,影响晚稻播种,造成生育期推迟,遇上9月中旬的寒露风风险较大。中晚稻优质稻、超级稻种植面积继续增加,大多数品种较传统品种抗性偏弱,也有利于晚稻病虫害的发生, 晚稻抽穗期间如遇阴雨天气,稻曲病将有流行风险。优质稻种植面积增大,这些品种大多抗性差,致使稻瘟病流行风险增加。此外,一些高产栽培措施和部分农户偏施、迟施N肥等种植习惯,使水稻田间生长量大、田间郁蔽度大,易形成适温高湿的田间小气候,有利于害虫的生长增殖及病害的发生流行。

3.气象因素

7、8月强对流天气较多,有利于两迁害虫、草地贪夜蛾的迁入为害及纹枯病、稻瘟病的发生流行;7-9月晴热高温和干旱,对中晚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的发生有抑制。


公益提示:

认真学习贯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全面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指导工作。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