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 | |
湘潭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 2021年07月20日 |
2021年上半年,全市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562.8万亩次,防治面积537.5万亩次。预计下半年主要病虫发生面积785万亩次。
上半年水稻播种面积150.4万亩(早稻94.3万亩、一季稻56.1万亩),病虫主要以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等危害为主,稻水象甲、大螟、稻螟蛉、稻蓟马、稻秆潜蝇、恶苗病等在局部地区危害。草地贪夜蛾在湘潭县、湘乡市部分乡镇发生,为害面积800亩,在可控范围内。
一、 上半年发生特点
1、上半年总体上病虫中等偏重发生。
2、病虫始见:第一代二化螟灯下始蛾4月7日,比2020年早7天;稻纵卷叶螟始见于5月6日,比去年推迟4天;稻飞虱始见于4月16日,比去年推迟1天;水稻纹枯病始见于5月12日,比去年推迟2天;5月13日在湘乡市毛田镇始见草地贪夜蛾成虫,比去年推迟4天,湘潭县中路铺镇、易俗河镇5月21日发现幼虫为害,比去年提早1天。
3、特点:稻纵卷叶螟中等偏重发生,第二代局部地区基数大;稻飞虱中等偏重发生,重于去年同期;第一代二化螟偏重发生;纹枯病偏重发生,部分乡镇严重发生;稻瘟病中等发生,湘乡市局部地区偏重发生;大螟轻度发生;稻秆潜蝇有区域危害加重趋势,在早稻发现为害;稻蓟马中等发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暂未发现。
4、检疫性病虫发生特点:稻水象甲、柑橘溃疡病偏轻发生。
二、上半年重大病虫发生实况
1、二化螟
据冬后调查,二化螟加权平均活虫数10073.56头/亩,是去年同期(11203.69)下降10.1%,最高的66880条/亩;第一代残留虫口基数890条/亩,高的2450条/亩,枯心率0.3%。全市发生面积118.1万亩次,防治面积153.1万亩次。
2、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迁入期为5月6日,比去年推迟4天。
湘潭县系统赶蛾,蛾峰日,亩蛾量分别为:
第一代5月31日-6月3日 256、382、820、520只/亩
第二代6月25日—29日 218、343、768、1045、826只/亩
第三代田间始蛾为6月25日,湘乡市6月28日-7月2日田间赶蛾出现发蛾盛期,高峰日蛾量为8345只。
第1-2代稻纵卷叶螟田间卵粒密度分别为0.4、0.9万粒/亩。第1、2代稻纵卷叶螟卷叶率为0.1%、0.7%;残留虫口基数分别为650条/亩、980条/亩。
今年,稻纵卷叶螟迁入迟,第一、二代迁入蛾量少于去年,比去年发生轻,早稻防治效果好,第三代发生显著加重,田间迁入蛾量大、蛾峰期长,给中稻防治带来了一定压力。
全市发生面积135.6万亩次,防治面积121.9万亩次。
3、稻飞虱
今年早稻飞虱测报灯下始见于4月16日,比去年推迟1天,大田长翅型成虫始见于5月8日,短翅型成虫始见于6月1日。测报灯下,稻飞虱共有2次高峰,分别是6月1—3日、6月26—30日。湘潭县6月1日、28日调查,百蔸虫口基数量为380、758;剥查带卵株率分别为12.6%、11.5%,百株卵量分别74、84粒。
全市发生面积180万亩次,防治面积121.9万亩次。
4、纹枯病
冬后纹枯病菌核调查,亩平残留菌核量为15.60万粒,比去年同期(14.05万粒)增加11.03%,最高坵每亩有菌核37.2万粒, 由于品种和耕作制度的改变(优质稻面积增加,施肥结构不合理,偏施氮肥,降低了水稻自身的抗病能力)、气候条件适宜,有利于纹枯病的暴发流行。
早稻大田始见于5月12日,比2020年推迟2天,6月中下旬为流行高峰期。6月3日调查,平均病蔸率18.4%,高的达36.7%,平均病株率8.1%,高的16.8%;病蔸率日平均增长指数为1.2%。6月22日调查,双季早稻平均病蔸率24.8%,高的达46.2%,平均病株率14.8%,高的23.5%;6月28日调查,一季中稻平均病蔸率19.4%,高的达32.6%,平均病株率8.4%,高的16.5%。
全市发生面积125.6万亩,防治面积138.4万亩。
5、稻瘟病
今年稻瘟病主要发生在潭两优215、中早35、中早39、株两优35、湘早籼25号、湘早籼45号等早稻品种,湘乡市个别发病严重丘块已出现“坐蔸”死苗现象。平均病蔸率1.3%,高的24.8%。当前早稻生育期比往年偏迟3-5天,尚未发现穗茎瘟。
全市发生面积0.93万亩,防治面积0.93万亩。
6、水稻上其它病虫
稻水象甲轻度发生,共计27个乡镇发现稻水象甲,发生面积21.3万亩,一般百蔸虫口基数为120-210只,发生程度一级为主,防治面积14.1万亩,公共区域阻截防控18.5万亩次。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暂时未发现。大螟、稻螟蛉、稻蓟马、稻秆潜蝇均有发生,其中大螟发生轻度发生,稻蓟马中等发生,稻秆潜蝇有区域危害趋势,比往年严重,特别是在早稻上造成为害。水稻上恶苗病、稻蝗在水稻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但未达到受灾级别。福寿螺在水田发生量重于往年,造成部分区域苗期为害。
7、草地贪夜蛾
全市49个乡镇监测点安插草地贪夜蛾性诱捕器,实时监控蛾量及区域。通过在玉米、高粱上“一日一次”的大田系统调查,5月13日在湘乡市毛田镇始见成虫,5月25日发现幼虫为害,湘潭县中路铺镇、易俗河镇5月21日发现幼虫为害,目前发现发生面积800亩,为害株率0.2%,及时安排“飞防”应急防控,目前,我市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总体处于可控范围内。
全市草地贪夜蛾发生面积800亩,防治面积1200亩次。
三、下半年病虫害发生趋势
1、中晚稻病虫害偏重发生,其中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150万亩、120万亩、300万亩、150万亩;稻曲病、稻瘟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20万亩、15万亩;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稻杆潜蝇、稻蓟马、大螟、根结线虫偏轻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2万亩、10万亩、10万亩、5万亩、3万亩。
预测依据:一是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已存在较大的病虫基数;二是气候条件有利于迁飞性害虫的迁入和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的发生;三是品种布局,优质稻种植面积较大,优质稻病虫抗性相对较低,增大了病虫防控难度。
2、草地贪夜蛾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
预测依据:我市玉米种植主要为春玉米,夏、秋玉米受高温和干旱影响种植面积较少,但种植结构调整区可能成片种植。
公益警语:
1、认真学习贯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全面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指导工作。
2、大力实施农药减量增效行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