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期
衡阳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植保植检科 2021年07月29日

衡阳市2021年晚稻和中稻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2021年衡阳市中稻种植158.69万亩,晚稻种植258.59万亩。根据我市历年中晚稻病虫发生规律,结合早稻病虫发生实况、耕作栽培特点、气象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预计我市晚稻和中稻病虫害偏重发生。其中:二化螟大发生,发生面积481万亩次;稻飞虱偏重发生,发生面积440万亩次;稻纵卷叶螟中等发生,发生面积401万亩次;纹枯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89万亩次;稻曲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8万亩次;稻瘟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2万亩次;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轻发生,发生面积3万亩次;稻蓟马、稻秆潜蝇、稻胡麻叶斑病、稻蝗等在局部地方将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主要依据是:

一、病虫基数

1、纹枯病:据各县(市)植保站7月上旬调查,早稻纹枯病平均病蔸率15.8%,病株率7.7%,病指6。目前中稻纹枯病平均病蔸率10.5%,病株率3.9%。早稻纹枯病大发生,且田间纹枯病菌核广泛存在,为中晚稻纹枯病偏重发生奠定了基础。

2、稻飞虱:早稻残留虫量百蔸飞虱242只,中稻百蔸飞虱310只,百丛卵量714粒。随着早稻的收割结束,稻飞虱大量迁入中稻、晚稻田危害。

3、稻纵卷叶螟:中稻蛾量较大,全市中稻平均亩蛾506只,平均亩幼虫4601条,最高丘达32600条。

4、二化螟:二、三代二化螟蛾峰期长、峰次多,发生不整齐。目前中稻亩平幼虫1874条,螟害株率2.8%。

5、稻曲病:今年我市中、晚稻优质稻种植面积大,如果水稻易感生育期孕穗抽穗阶段遭遇阴雨天气,在感病品种种植区,将有大发生的可能。

6、稻瘟病:上半年发生11.93万亩次。在老病区及感病品种种植较大的地区,一旦易感生育期孕穗抽穗阶段遭遇多雨天气,穗颈瘟在局部地区将有大发生的可能。

二、种植结构

当前,我市中稻及一季晚稻种植面积大,单、双季稻混栽面积大,栽插期不整齐、桥梁田多,有利于迁飞性害虫迁移和螟虫辗转为害;水稻主栽品种以优质稻为主,长势旺盛、田间荫蔽,易形成适温高湿的田间小气候,同时这些优质稻大部分品种病虫抗性不强,有利于水稻病虫害的发生与流行;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村劳动力严重短缺,请工贵,目前大户流转多,种植大户普遍管理粗放,导致防治不及时或防治效果差。

三、气象因素

据市气象部门预报,7-8月降水总量偏少,高温日数正常略偏多,7月下旬前期及8月中旬可能有小-中等程度农业干旱发生,衡阳北部及中部区域干旱相对明显,有利于稻飞虱、二化螟等害虫的发生为害。

 

公益宣传语:

1.认真学习贯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全面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指导工作。

2.农业生产经营者等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做好生产经营范围内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并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开展的防治工作予以配合。

3.大力实施农药减量增效行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