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期
衡阳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植保植检科 2021年08月30日

狠抓晚稻与迟熟一季稻穗期病虫害的防治

当前我市晚稻已进入孕穗期,各县市区要狠抓穗期病虫防控工作,确保水稻生产安全。据各县(市)植保站系统监测,晚稻二化螟经防治后残留虫量仍较高,一季稻二化螟残虫正源源不断羽化并迁入晚稻田集中危害,预计四代二化螟第一羽化高峰出现在9月3-8日,第一卵孵高峰将出现在9月11-16日。稻纵卷叶螟8月23-28日出现本地蛾峰,预计9月4日前后会出现第2个本地虫源发蛾高峰,9月上中旬出现低龄幼虫高峰。稻飞虱迁入量大,田间虫量持续增长,须持续做好防控工作,谨防后期暴发成灾。晚稻纹枯病已进入流行高峰。稻曲病、稻瘟病均为气候性病害,晚稻宜抓住关键生育期(孕穗破口期)进行预防。预防稻曲病应在破口前5-7天施一次药,隔7-10天施第二次药。为确保秋粮丰收,特提出以下防治意见:

防治时间:

第一阶段:9月1-5日

第二阶段:9月14-19日

防治对象:主攻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预防稻曲病、稻瘟病。

防治药剂:防治二化螟与稻纵卷叶螟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与高含量阿维菌素混用,或者茚虫威与甲维盐混用。防治稻飞虱宜轮换使用噻嗪酮、吡蚜酮、吡蚜酮•烯啶虫胺、吡蚜酮•呋虫胺、三氟苯嘧啶等药剂。防治纹枯病和稻曲病可选用苯甲·丙环唑或戊唑醇。预防稻瘟病可选用三环唑(75%以上)或稻瘟灵或吡唑醚菌酯。每亩兑水45-60公斤,于上午10点前或下午5点后均匀喷雾,避免高温施药,施药时田间保持浅水。

 

公益宣传语:

1.认真学习贯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全面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指导工作。

2.农业生产经营者等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做好生产经营范围内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并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开展的防治工作予以配合。

3.大力实施农药减量增效行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