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期
怀化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2022年05月24日

怀化市2022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测

2022年全市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975.3万亩,根据冬后病虫基数、历年发生规律、种植管理水平,结合气象资料综合分析,预测2022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总的趋势为偏重发生,预测发生面积5214万亩次。其中:水稻病虫总体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856万亩次,玉米病虫总体预测中等发生(草地贪夜蛾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28.67万亩次,马铃薯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6.8万亩次,柑桔病虫总体预测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149.5万亩次,油菜病虫总体预测中等发生,发生面积450万亩次,蔬菜病虫总体预测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80万亩次,农田鼠害预测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90万亩次,农田杂草害预测中等发生,发生面积855万亩次。

一、水稻

(一)趋势预测。预计2022年我市水稻病虫害将呈偏重发生态势,其中: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大发生,二化螟局部大发生,纹枯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中等发生,稻瘟病、稻曲病在敏感生育期遇合适气候条件中等流行,稻秆潜蝇偏轻发生。水稻种植320万亩(其中优质稻235万亩、再生稻1.2万亩、早稻和晚稻各0.05万亩),病虫害发生面积1856万亩次(虫害1517万亩次,病害339万亩次),稻飞虱550万亩次、稻纵卷叶螟550万亩次、二化螟250万亩次、稻秆潜蝇25万亩次、纹枯病230万亩、稻瘟病35万亩、南方黑条矮缩病20万亩、稻曲病25万亩。

(二)预测依据

1.病虫基数。全市冬后二化螟基数加平3072头/亩,比上年减少9%,比历年增加11.6%,今年坂田虫量超过万头的县有洪江市(10019头/亩)、新晃县(21818头/亩)、溆浦县(16500头/亩);纹枯病亩平菌核量8.79万粒,比上年增加7.9%;稻瘟病谷粒平均带菌率0.7%,比上年低0.04%,稻草带菌率1.17%,比上年高0.4%。

2.品种布局及耕作栽培制度。翻耕和深水灭蛹田比例低。据统计全市有效虫源田197万亩,其中油菜田110万亩,板田、绿肥田87万亩,油菜田在二化螟化蛹盛期(4月中下旬)没收割,占有效虫源田55.8%。优质稻面积比例大。比上年增加5万亩,优质稻大多数品种抗性不强,田间郁蔽度大,易形成适温高湿的田间小气候,有利于害虫取食及病害增殖、流行。栽插期长。320万亩水稻(早稻、晚稻、一季中稻、再生稻)栽插期从4月下旬至6月上旬,栽插期长且生育期不一致,桥梁田多,食源丰富,利于病虫辗转为害。机收面积不断扩大。水稻机收面积逐年增加,机收后稻桩过高利于螟虫等本地越冬害,秸杆大量还田也增加了田间的病菌源量,同时,农机跨区作业还加快病虫害跨区流行传播。

3.气象因素。受弱的拉尼娜事件影响,预计我市今年汛期(4~9月)旱重于涝,总体降雨量偏少,旱涝区域性、阶段性特征明显。雨水集中期主要出现在5月中下旬、6月中旬至7月上旬。5月中下旬我市中稻大面积移栽,雨水过多不利于施“送嫁药”,有利于“两迁害虫”迁入,6月中旬至7月上旬雨水过多不利于开展防治,有利于“两迁害虫”迁入和稻瘟病等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4.虫害抗药性升高。虫害对农药的抗性逐年升高,尤其是二化螟。芷江县送检二化螟抗药性数据: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倍数11.7倍,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倍数10.2倍,对甲氧虫酰肼的抗性倍数超过58.7倍,因此极大增加了防治难度和防治成本。

二、玉米

(一)趋势预测。草地贪夜蛾偏重发生(在夏玉米上大发生),玉米螟、玉米蚜虫、玉米纹枯病、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锈病中等发生。玉米播种面积90万亩,预测病虫害发生面积:草地贪夜蛾2.5万亩、玉米螟发生68.12万亩次、玉米蚜虫发生60.5万亩次、玉米纹枯病发生13.1万亩、玉米锈病发生32.1万亩、玉米大斑病发生18.06万亩、玉米小斑病发生19.15万亩。

(二)预测依据

1.冬后基数。玉米螟冬后基数15.8头/百杆,比上年减少0.4。

2.种植习惯。春播玉米占全年播种面积的90%以上,且播期长、桥梁田(地)多利于草地贪夜蛾等辗转取食,农户对玉米病虫防治意识差利于病虫积累。

3.区域影响。我市和广西、贵州接壤,随气温回升,受西南气流的影响,草地贪夜蛾大批量迁入我市的可能性大。

三、马铃薯

(一)趋势预测。马铃薯晚疫病中等发生,马铃薯早疫病、马铃薯蚜虫、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偏轻发生。马铃薯播种面积8.8万亩,预测病虫害发生面积:马铃薯晚疫病发生2.9万亩、马铃薯早疫病发生2.6万亩、马铃薯虫害发生11.3万亩次。

(二)预测依据。马铃薯种植面积不大,且连片种植的很少,历年晚疫病、早疫病的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近25%,今年大部分县市马铃薯处于幼苗期,田间没有发现早疫病、晚疫病。

四、油菜

(一)趋势预测。菌核病偏重发生但轻于上年,霜霉病中等发生,蚜虫偏轻发生。油菜播种面积180万亩,预测病虫害发生面积:菌核病发生110万亩、霜霉病发生120万亩、蚜虫发生75万亩次。

(二)预测依据。

1.病虫基数。冬后基数调查的全市加权平均数据与比上年同期比较为:3月底调查,菌核病叶病株率18.8%,同比增加3.7%;茎病病株率3.5%,同比减少0.6%;病毒病病株率0.4%,同比减少0.1%,霜霉病病株率17.6%,同比减少1.6个百分点,蚜虫百株蚜量99.1头,同比减少51.2%。

2.气象因素。1-2月以来,我市雨雪天气多,油菜生长缓慢,二月份低温、三月份少雨,子囊盘量少于上年同期,萌发时间也迟于上年,油菜盛花期3月上旬以后,比上年迟7-10天,不利于菌核病流行。

五、蔬菜

(一)趋势预测。十字花科霜霉病、白菜软腐病、瓜类枯萎病、辣椒炭疽病、小菜蛾、菜蚜、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黄曲条跳甲中等发生,菜青虫、小地老虎、灰霉病、茄科作物青枯病、疫病偏轻发生。蔬菜播种面积120万亩,预测病虫害发生面积:十字花科霜霉病发生26万亩、白菜软腐病发生7万亩次、瓜类枯萎病发生8万亩、辣椒炭疽病发生14万亩、小菜蛾发生24万亩次、菜蚜发生56万亩次、青虫发生34万亩次、斜纹夜蛾发生20万亩次、甜菜夜蛾发生21万亩次、黄曲条跳甲发生25万亩次;灰霉病发生6万亩次、茄科作物青枯病发生6万亩次、疫病发生30万亩次。

(二)预测依据

1.病虫基数。3月下旬田间调查的全市加权平均数据与比上年同期比较为,霜霉病:莴笋等病株率30.1%,同比增加1%,病叶率17.1%,同比增加2%。软腐病:白菜病株率4.5%,同比增加0.5%。灰霉病:莴笋、辣椒等病株率7.2%,同减少0.6%,病叶率5.8%,同比减少0.3%。炭疽病:十字花科等病株率3.0%,同比持平。小菜蛾:虫株率28.8%,同比减少4%,为害叶率5.8%,同比减少1.2%,百株虫量108.2头,同比减少15.6%。蚜虫:虫株率20.2%,同比减少18%,为害叶率5.1%,同比减少27%,百株虫量139.2头,同比减少26.4%。小猿叶虫:虫株率4.2%,同比减少23.6%,为害叶率2.5%,同比减少1%,百株虫量94头,同比减少8.8%。黄条跳甲:虫株率21.4%,同比减少15.7%,为害叶率11%,同比减少21.4%,百株虫量201.7头,同比减少19.9%。菜青虫:虫株率2.1%,同比减少19.2%,百株虫量30.1头,同比减少14.2%。

2.种植管理。蔬菜多以分散种植为主,品种多,一年多茬、播期不一、插花、连作、套种等现象普遍,病虫害种类多,田间害虫世代重叠,菜农病虫害防治不统一,导致防治效果不好,利于病虫害发生流行。

六、柑桔

(一)趋势预测。红蜘蛛大发生但轻于上年,树脂病(柑橘砂皮病)偏重发生,柑橘大实蝇、锈壁虱、潜叶蛾、介壳虫、炭疽病中等发生,溃疡病中等发生个别园偏重甚至大发生。柑橘种植面积148万亩,预测病虫害发生面积:红蜘蛛发生228万亩次、树脂病(柑橘砂皮病)发生110万亩、大实蝇发生37万亩、锈壁虱发生125万亩次、潜叶蛾发生140万亩次、介壳虫发生46万亩次、炭疽病发生68万亩、溃疡病发生29万亩。

(二)预测依据

1.病虫基数。冬后基数调查的全市加权平均数据与比上年同期比较为:3月下旬调查,大实蝇每平方米有蛹1.98个,同比减少0.5%;柑桔红蜘蛛百叶虫量104.5 头,同比减少80.9%,卵百叶75.2 粒,同比减少93.1%;蚧类百叶雌成蚧18.5头,同比减少0.7;炭疽病病株率27.1%,同比增加1.2;疮痂病病株率1.31%,同比减少0.2;树脂病病株率16.1%,同比增加0.8%;柑桔溃疡病病株率1.31%,同比增加0.13%。

2.种植管理。橘园管理水平高低基本上取决于柑橘销售效益,2021年全市柑橘价格低迷,市场行情走低,导致部分橘园失管或疏于管理,橘农生产资料投入降低,尤其是种植规模小的散户不愿意投入农药、肥料和修剪资金,不利于病虫害防控。失管园、粗管园柑橘大实蝇偏重发生。

3.气象因素。受弱的拉尼娜事件影响,预计我市今年汛期(4~9月)旱重于涝,总体降雨量偏少,旱涝区域性、阶段性特征明显。雨水集中期主要出现在5月中下旬、6月中旬至7月上旬,期间暴雨大暴雨诱发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涝和中小河流洪水风险高;雨季结束后大部分县(市、区)有干旱发生,中南部干旱较严重。今年1、2月雨雪低温天气降低柑桔红蜘蛛等虫害越冬基数。

七、其它病虫及鼠害杂草

(一)趋势预测。农田害鼠、农田杂草中等发生,其中:农田害鼠发生190万亩次,农田杂草发生855万亩次,主要发生作物为水稻、玉米、油菜、桔园和蔬菜。

(二)预测依据。2-3月调查,农田害鼠捕获率1.1-9.2%,与上年持平,农舍害鼠捕获率8.6%,比上年高0.6%。


公益提示:

1、认真学习贯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全面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指导工作。

2、开展“两增两减”虫口夺粮促丰收行动,增加统防统治、绿色防控覆盖率,减少病虫危害损失、化学农药使用量。

3、加强基层植保植检体系建设,筑牢国家生物安全屏障。

4、病虫防治有问题,找“湖南植保”app专家在线诊断。

下载app专家诊断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