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期
长沙市动植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2年07月29日

长沙市2022年下半年度水稻病虫趋势分析报告

根据上半年病虫发生实况和病虫残留基数,结合作物布局、耕作栽培特点及气象等因素,对下半年水稻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预测。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发生态势

我市中稻种植面积135万亩,晚稻计划种植面积148万亩。根据上半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发生实况,结合栽培、气象和历年资料等综合因素考虑,预计:下半年水稻病虫总体中等至偏重发生(3-4级),其中二化螟中等至偏重发生(3-4级);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中等发生(3级);稻瘟病、稻曲病偏轻发生(2级);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潜在流行风险大。

二、分病虫发生态势分析

(一)二化螟

1、上半年发生情况:中等发生(3级)。全市发生面积81.3万亩次,防治面积96.5万亩次。具体情况如下: 冬后基数:越冬代据冬后调查,二化螟有效虫源田面积248.15万亩,全市加权亩平活虫6628.3头,是去年的1.5倍。灯下虫量:4月6日宁乡始见蛾,较去年提前9天。第一个蛾峰日在4月25日,蛾量2228头;第二个蛾峰日在5月6日,蛾量198头。发生量:6月6日为害高峰期调查,一代二化螟亩平幼虫1781.4头,平均枯鞘蔸率11.3%,枯鞘株率2.1%。一代二化螟6月22日进入盛蛾期,7月2日蛾峰日,灯下蛾量602头。一代二化螟发生面积比去年增加,但危害程度降低,主要是由于今年早稻翻耕深水灭蛹、“送稼药”技术等预防措施到位,有效压低了越冬代二化螟的基数,较好地控制了二化螟对水稻生长发育造成的不良影响。但由于农资价格上涨,有部分种植户从节约成本的角度选择了不进行二化螟防治,导致个别早稻田块枯心率高。

2、下半年发生预测:预计下半年中等至偏重发生(3-4级),发生面积146.5万亩次。预测依据:各区县市一代二化螟亩残虫量1104.8头;部分农户未积极进行防治,导致一部分早稻田出现不少枯心、白穗现象,加大了二代二化螟发生的虫源基数,遇上一季稻适宜生育期,有可能会二代二化螟造成发生程度偏重。据定点监测反馈,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甲氧虫酰肼抗性升高;二化螟发育期不齐,为害时间拉长,增加防治难度。

(二)稻飞虱

1、上半年发生情况:轻发生(1级),全市发生面积43万亩次,防治面积30万亩次。具体情况如下: 灯下虫量:测报灯4月3日稻飞虱始见,6月4-11日、6月21-28日出现两次迁入峰,高峰日6月25日灯下飞虱60头,今年上半年稻飞虱迁入时间晚、迁入虫量较小,田间发生程度轻。发生量:田间系统调查,成、若虫5月10日始见,成虫始见期比去年迟4天。若虫高峰期在6月中旬,平均百蔸虫量140头,最高425头。7月4日望城调查:大面上部分再生稻田稻飞虱发生较重,每百蔸虫量680头,最高百蔸虫量1000头。

2、下半年发生预测:预计下半年中等发生(3级),发生面积224万亩次。预测依据:7月4日调查,稻飞虱早稻平均百蔸虫量80头。褐飞虱对吡蚜酮、噻虫嗪、噻嗪酮产生高水平抗性,防治难度加大。7月中旬后我市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高温日数较常年偏多,将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对稻飞虱种群发展有一定抑制作用。

(三)稻纵卷叶螟

1、上半年发生情况:轻发生(1级),发生面积14.9万亩次,防治面积6.2万亩次。具体情况如下:灯下虫量:今年上半年整体迁入量较去年显著减少,全市早稻目前没有发现连片的稻纵卷叶螟危害。稻纵卷叶螟6月2日在灯下首见,较上年晚26天。6月13日调查,全市田间亩平虫量510.3头。截至7月3日灯下蛾量最高仅为36头。

2、下半年发生预测:预计下半年中等发生(3级),发生面积172万亩次。预测依据:7月4日调查,一季稻稻纵卷叶螟亩平虫量1750头,最高密度6000头/亩。 7月中旬后我市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高温日数较常年偏多,持续的晴热高温天气,不利于稻纵卷叶螟幼虫发生。

(四)纹枯病

1、上半年发生情况:偏轻发生(2级),发生面积53.7万亩,防治面积21.7万亩。发生情况:早稻纹枯病5月31日始见,流行期为6月15日至6月30日,高峰期为6月20日,高峰期平均病蔸率17%,病株率3.8%。病蔸率、病株率比常年偏低,大面上普查纹枯病发生也很轻。

2、下半年发生预测:预计下半年中等发生(3级),发生面积141.5万亩。预测依据:一些高产栽培措施和部分农户偏施、迟施N肥等种植习惯,使水稻生长过大、田间郁蔽度大,易形成适温高湿的田间小气候,有利纹枯病的发生流行。

(五)稻瘟病

1、上半年发生情况:轻发生(1级),发生面积0.77万亩,穗颈瘟0.1万亩。发生情况:今年种植稻瘟病抗性较差的品种的农户加强了对稻瘟病,特别是穗颈瘟的预防,截至目前我市仅在长沙县、望城区有发生,发病品种为湘早籼45号、湘早籼24号、中早35、中早37等,且发病主要为自留种。

2、下半年发生预测:预计下半年偏轻发生(2级),发生面积5.9万亩。预测依据:8月预计受台风影响湘南将有雨水集中时段,有可能造成稻瘟病、稻曲病等穗期病害大面积发生流行。在老病区及感病品种种植较大的地区,特别是优质稻推广种植区,一旦易感生育期孕穗抽穗阶段遭遇多雨天气,局部地区将有爆发成灾的可能。

(六)水稻根结线虫病

1、上半年发生情况:局部直播田发生严重,发生面积达8000亩。发生情况:在望城区、宁乡市近8个乡镇早稻、一季稻直播田发生。经送样到湖南农业大学检测,每百克土壤中根结线虫高达450-900条,危害程度十分严重。根结线虫病当前没有有效的防治药剂,主要以预防为主,能用于防治的药剂价格在100元/亩以上,防治费用昂贵,且受害严重的地区只能采取改种。

2、下半年发生预测:水稻根结线虫病可借水流、肥料、农具及农业机械跨区作业等农事活动传播。若预防不力,将继续在一季稻、晚稻直播稻上发生面积进一步扩大,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七)稻曲病

1、上半年发生情况:未发生

2、下半年发生预测:偏轻发生(2级),发生面积29万亩。预测依据:若水稻感病品种破口抽穗前5~7天遇适温阴雨天气,可能出现大流行。

(八)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1、上半年发生情况:未发生。

2、下半年发生预测:预计下半年发生面积2.6万亩,有潜在流行风险。预测依据:全市加强中晚稻药剂拌种工作,一些县市(区)中晚稻拌种比例超过90%,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

(九)其他病虫

部分早稻品种恶苗病发病严重,主要品种为中组143,为外地引种;稻赤斑黑沫蝉在望城有发生,需引起警惕。

三、对策与建议

1、加强重大病虫害日常监测。科学合理布设田间监测站点,增配自动化、智能化设施设备,加大病虫害调查力度,坚持系统调查与大面积普查相结合,智能监测数据与人工调查数据相结合,全面掌握病虫害发生流行动态,及时会商,准确发布病虫情报。

2、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重点扶持发展一批装备精良、技术先进、管理规范,防治服务面积万亩以上的专业化防治组织,发挥其防病治虫主力军作用和示范带动作用,力争重点区域、关键环节统防统治全覆盖,切实提高防控效率和效果。

3、着力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加快生态控制、理化诱控、生物防治、高效低风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重点加强送嫁药技术、食诱、性诱、灯诱、科学用药技术的推广应用。强化科学安全用药指导,积极推进化学农药减量技术的推广,开展绿色防控示范观摩,普及绿色防控、科学安全用药知识技能,提升科学安全用药水平,促进绿色防控措施大面积推广应用。

4、强化指导服务与宣传引导。层层建立分片包干责任制,防控关键时期组派精干力量深入生产一线,举办现场培训,面对面、手把手指导农民开展防治,确保防控技术落到实处。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大力宣传各地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为工作推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公益提示:

1、认真学习贯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全面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指导工作。

2、开展“两增两减”虫口夺粮促丰收行动,增加统防统治、绿色防控覆盖率,减少病虫危害损失、化学农药使用量。

3、加强基层植保植检体系建设,筑牢国家生物安全屏障。

4、病虫防治有问题,找“湖南植保”App专家在线诊断。

下载App专家诊断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