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期
永州市植保植检站 2022年09月01日

做好晚稻穗期主要病虫防治工作

当前我市晚稻处于拔节孕穗期,是病虫防治关键期。根据各县市区植保站调查,当前我市晚稻病虫总体呈中等发生,个别地区稻飞虱、二化螟、纹枯病偏重发生,稻瘟病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局部地区有流行,发生面积不大,呈偏轻发生趋势。

一、病虫发生实况

1、二化螟:8月30日调查,全市晚稻田间亩平幼虫量一般为266~4520头,加平为1283.6头(去年同期1202.6头),祁阳个别田块幼虫最高密度24380头/亩;全市加平枯鞘株率1.3%,枯鞘蔸率7%。

2、稻飞虱:8月30日调查,全市晚稻田间百蔸虫量一般为44~576头,加平为428.6头(去年同期590.9头),东安个别田块最高达2800头。灯下虫量:8月25日双牌72头、8月28日东安107头。

3、稻纵卷叶螟:8月30日调查,全市晚稻田间亩平蛾量一般为24~400头,加平为89.9头(去年同期191.3头);亩平幼虫量一般为4~2560头,加平为1078.1头(去年同期1119.2头),祁阳个别田块最高达8520头/亩;全市亩平卵量1260粒,卷叶率0.7%。

4、纹枯病:已进入流行高峰期,发生面积上升快,晚稻田间当前发生面积87.5万亩,全市平均病蔸率为9.6%,祁阳最高为45%;全市平均病株率为3.3%,江华最高为28.6%。

5、稻瘟病:晚稻叶瘟在双牌、道县、江永、蓝山、新田、江华有发生,发生面积3.93万亩,平均病蔸率3.3%,病株率1.4%,病叶率0.7%。

6、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零陵、冷水滩、祁阳、新田晚稻上有发生,发生面积3.87万亩,全市加平病蔸率0.9%,病株率0.5%。

二、防治意见

中稻已开始大面积收割,大量害虫将转移至晚稻上为害,加之“两迁”害虫的回迁,晚稻田间病虫为害将日趋加重。为贯彻落实8月24—25日的全省秋粮作物重大病虫防控暨粮食作物病虫绿色防控项目推进培训会议精神,抓紧抓实秋粮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各地植保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加强秋粮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与防控,确保实现“两增两减”虫口夺粮促丰收目标任务。

1、防治适期及防治对象

9月上旬(各地依苗情虫情适当调整),主治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纹枯病,预防穗颈瘟、稻曲病。

2、防治药剂

二化螟、稻纵卷叶螟: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以上)、阿维菌素(1.8%以上)、四氯虫酰胺、茚虫威、阿维·氯苯酰、甲维·茚虫威等。

稻飞虱:选用呋虫胺、烯啶虫胺(20%以上)、50%吡蚜酮、10%三氟苯嘧啶、10%烯啶虫胺、80%烯啶·吡蚜酮等;

纹枯病、稻曲病:选用苯甲·丙环唑、噻呋酰胺、氟环唑、肟菌·戊唑醇、嘧菌酯(25%以上)、己唑醇(10%以上)、苯甲·丙环唑(30%以上)、井冈霉素(20%以上)、井冈·蜡芽菌(12.5%以上)、肟菌·戊唑醇等药剂防治。

稻瘟病:选用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应在75%以上)、稻瘟灵(40%以上)、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肟菌·戊唑醇、春雷·三环唑。提倡使用高含量单剂农药,避免使用低含量复配剂,不要使用敌瘟灵等抗性较强的药剂。

注意事项:应避开高温、雨前施药,注意用药安全;严格按说明书配药,要均匀喷雾,施足药液量;药后4小时内遇雨或防治效果差的田块,应及时进行补治;防治穗期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提倡一次用药同时兼治。

 

公益提示:

1、认真学习贯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全面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指导工作。

2、开展“两增两减”虫口夺粮促丰收行动,增加统防统治、绿色防控覆盖率,减少病虫危害损失、化学农药使用量。

3、病虫防治有问题,找“湖南植保”App专家在线诊断。

下载App专家诊断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