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期 | |
邵阳市植保植检站 | 2022年04月04日 |
根据冬后病虫调查基数,结合农作物品种布局、栽培管理条件、历年病虫资料、气候条件等因素,全市测报人员综合分析,预计2022年全市农作物病虫总趋势为偏重发生。
一、发生趋势
今年全市水稻计划种植面积608万亩,与去年种植结构相同,其中早稻168万亩,中稻270万亩,晚稻170万亩,预计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3483万亩次。其中虫害2796万亩次,病害687万亩次。主要病虫发生程度和发生面积预测如下:
稻飞虱:发生4级,发生面积900万亩次。
稻纵卷叶螟:发生4级,发生面积750万亩次。
二化螟:发生5级,发生面积700万亩次。
纹枯病:发生5级,发生面积540万亩次。
稻瘟病:发生2级,发生面积32万亩次,高感水稻与老病区将发生较重。
南方黑条矮缩病:发生1级,发生面积15万亩次。
稻曲病:发生2级,发生面积26万亩次。
稻秆潜蝇:发生3级,发生面积140万亩次。以前主要发生在山区中稻区和雪峰山脚沿线,现在低海拔地区同样发生较重,呈上升扩散趋势。
水稻霜霉病:发生2级,发生面积13万亩次。
稻蓟马:发生3级,发生面积118万亩次。
其它病虫:叶鞘腐败病发生2级,局部发生3级。此外,稻象甲、稻水象甲、稻蝗、稻瘿蚊、粘虫在局部地方发生危害。
农田鼠害:预计发生3级,发生面积280万亩次。
水稻杂草:预计发生4级,发生面积510万亩次。由于除草剂抗药性累积,杂草防控问题越发突出。
二、预测依据
1、病虫基数
二化螟:据冬后调查,全市二化螟加权平均每亩活虫7141头,比2021年同期(6356头/亩)高12.3%。高的隆回县平均每亩活虫12236头(21为8580头),邵阳县10496头(9260头),邵东县12092头(11480头)。2月18日至23日降雪冰冻和3月21日-3月24日(已解除滞育)的突然低温对二化螟死亡率有一定影响。二化螟越冬死亡率为5.8%(去年为3.6%)。21年3、4代二化螟晚稻发生量较大,导致二化螟基数高,尤其是部分双季稻基数奇高。
稻瘟病:稻瘟病21年全市发生面较广,但发生面积不大,总体相比20年轻。稻草带菌率有所下降,冬后稻草平均带菌率为0.98%比去年的1.1%低0.12个百分点,谷粒带菌率为0.27%与去年的0.3%低0.03%个百分点,高的新宁县稻草带菌率2.1%,谷粒带菌率1%。
纹枯病: 21年中稻纹枯病中晚稻比20年略轻,残留菌核量略有下降,冬后亩平菌核量为13.5万粒,比2021年同期(14.07万粒/亩)低4%,高的新宁县亩平25.5万粒;具备大发生的菌源基数。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2021年白背飞虱迁入偏晚,4、5、6月累积迁入量均小于常年,加上近几年药剂拌种、打嫁衣药等防治措施落实到位,白背飞虱带毒率低等原因,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我市发生较轻。今年白背飞虱灯下始见晚,至今灯下未见,(去年邵东县3月26日灯下始见1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大规模严重发生可能性不大。
两迁害虫:两迁害虫越冬区域广,虫源丰富,两迁害虫中稻飞虱常年大发生,稻纵卷叶螟近年多为偏重发生。
2、品种布局
2022年全市计划种植优质稻489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为80.4%,比例与去年一致,其中高档优质稻220万亩,比去年205万亩多15万亩。优质稻特别是高档优质稻抗病性整体偏差,今年感纹枯病品种比率83.6%,感稻瘟病品种比率47.2%。今年主要种植的感病品种中,潭两优143、金优458、Y两优2号、淦鑫203、湘晚籼13号等为感瘟品种,两优036、T优300、两优培九、两优293、Ⅱ优航1号等为感曲品种,是稻瘟病、稻曲病暴发流行危害的潜在隐患。
3、耕作制度和栽培管理
中稻、一季稻面积比较大,全市2022年计划一季稻种植面积270万亩,播插期不一,插花种植,抛秧和免耕培面大,都有利于螟虫和两迁害虫的发生危害。近几年大力推行化肥减量增效、测土配方施肥、科学施肥,普及平衡施肥理念,很多程度扭转了农户偏施氮肥的现象,对害虫的发生繁衍和病害的扩展有一定一致作用。
4、气象条件
邵阳市2022年预计四月平均气温为17.5~18.5℃,与常年同期相比偏高,月极端最低气温6~8℃;月降水量110~130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少1-2成,月雨日10~12天。育秧期间强对流天气发生几率较小,不利于两迁害虫迁入。但雨日仍较多,对早稻苗期病害发生有利。
2022年汛期(4-9月)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少1-2成,其中4~6月降水量偏少,7~9月偏少。对稻瘟病等病害发生不利。预计雨水相对集中时段将出现在5月中下旬、6月中旬至7月上旬,山区(主要为隆回、洞口、绥宁、城步、新邵等地)要特别注意短时暴雨洪涝或(特)大暴雨造成的局地山洪。洪涝发生区及水流沿线被淹的早稻或一季稻细菌性基腐病、细菌性褐条病等细菌性病害将严重发生。预计雨季结束日期在7月上旬末,雨季结束后,全市各地将出现晴热高温天气,大部分地区有中度以上干旱发生。夏季平均气温偏高,高温干旱对中晚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发生发展有所抑制。
附:公益警示语
1、认真学习贯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全面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