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期 | |
邵阳市植保植检站 | 2022年05月02日 |
全市冬后二化螟加权平均每亩活虫7141头,比2021年同期(6356头/亩)高12.3%。与常年比属偏高水平,具备大发生虫源数。受4、5月气温较低影响,越冬代二化螟发育进度较去年推迟,化蛹盛期一般在4月19~22日,成虫羽化盛期一般在5月2日~5月5日,卵孵高峰期在5月13~19日,比去年晚1天。
一代二化螟是为害我市水稻最关键的一代,鉴于今年一代二化螟虫发生量大,发生态势严峻,各地务必高度重视,加强虫情调查,切实抓好早、中稻一代二化螟的防治工作。
防治意见:
1、抓好早、中稻秧田防治。在插秧之前2~3天施药防治二化螟做到带药下田。
2、切实抓好大田防治。全市范围抓住在5月13~19日卵孵高峰对早稻大田和中稻、一季稻秧田施药普治二化螟。使用氯虫苯甲酰胺可适当提前用药,高海拔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推迟用药。
3、选用对口药剂防治。防治二化螟可选用阿维菌素(1.8%以上)、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以上)、甲氧虫酰肼、溴氰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金龟子绿僵菌(80亿孢子/克以上)等药剂。应注意药剂的轮换,施药后及时检查防效,对防效差的田块及时补治。
公益提示:
1、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愿参与、民办公助”的原则,促进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健康发展。
2、使用先进植保施药器械,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浪费,提高防治效果,杜绝生产性中毒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