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 | |
岳阳市植保植检站 | 2021年04月13日 |
依据冬后病虫基数调查情况以及历史资料、气象条件、栽培因素等综合分析,预计今年病虫总体呈偏重发生趋势。其中水稻、油菜、棉花病虫偏重发生,玉米、蔬菜病虫中等发生。
一、水稻病虫
预计水稻病虫总体偏重发生。其中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总体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存在大发生风险;纹枯病重发生;稻蓟马、稻曲病、大螟等中等发生,其他病虫偏轻或轻发生。
(一)发生情况
二化螟:偏重发生,重于去年。部分双季稻区呈发生上升势头,混栽区偏重发生,部分地区存在大发生风险,发生面积568.3万亩次(发生面积少于去年)。
稻飞虱:偏重发生,局部重发生。早稻偏轻发生,中、晚稻偏重发生,发生面积590.1万亩次。
稻纵卷叶螟:中等至偏重发生,以2、3、4代危害为主,发生面积523万亩次。
稻蓟马: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49万亩次。主要发生在中、晚稻秧田及早插晚稻田。
纹枯病:重发生。其中早稻中等发生,中、晚稻重发生,水稻普遍发生。
稻瘟病:中等发生,遇适合天气存在大发生风险,发生面积42.5万亩次。发生风险主要在老病区或易感品种上,注意早稻、中稻早期叶瘟的防治。
稻曲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轻于去年。发生面积94.2万亩次。中、晚稻破口抽穗期若遇阴雨将大发生。
其他病害: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中等偏轻发生,如白背飞虱迁入高峰与水稻敏感生育期吻合,且白背飞虱带毒率偏高,则有流行风险。根结线虫病局部零星发生,以早、中稻苗期发病为主。
(二)预测依据
1.病虫基数。①二化螟:二化螟受前冬今春气温偏高影响,存活率较高,全市加权平均亩活虫量达5334.6头,发生危害趋势与防控形势较严峻。②纹枯病:菌核量权平每亩11.85万粒,菌核量十分充足,具备大发生菌源基数。③稻瘟病:菌源分布面广,由于种子、稻草带菌,为稻瘟病的发生流行提供了有效的菌源,具备病害流行基础。
2.栽培因素。由于机收田的稻桩高,有利病虫害的越冬与积累。一季稻、再生稻、双季稻混栽,生育期不整齐,桥梁田多,有利水稻病虫辗转为害。早稻以种植常规为主,常规稻种多为农户自留,中晚稻优质稻种植比例增加,常规稻、优质稻品种较易感稻瘟病,稻瘟病发生流行的潜在风险。部分农户偏施、迟施肥等种植习惯,使水稻田间生长量大、田间郁蔽度大,易形成适温高湿的田间小气候,有利于害虫的取食与增殖及病害的发生流行。
3.气象因素。据气象部门预测,我市2020年汛期(4-9)月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1-2成左右;雨水相对集中期主要出现在6月上旬、6月下旬及7月上旬。该天气状况有利于早稻、中稻叶瘟和纹枯病的发生及蔓延,有利于穗颈瘟的发生,可能出现“两迁”害虫多次迁入的情况。汛期强降雨事件多发,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风险大。6月中旬-7月上旬雨水集中期内,稻飞虱有可能在中稻前期及晚稻秧田期大量迁入而导致感病较早,引发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反弹。雨季结束预计在7月上旬末,雨季结束后可能会有较严重干旱发生。
4.其它。二化螟局部出现三代发生加重、四代大发生甚至绝收的情况;稻飞虱发生有加重发生趋势;稻纵卷叶螟局部因迁入峰次较多、出现世代重叠现象而发生较重;纹枯病普遍发生;水稻叶瘟发生范围加大、程度加重,穗颈瘟的发生与前期叶瘟发生情况及抽穗扬花期降雨情况关系密切;中、晚稻稻曲病的发生与孕穗期降雨情况关系密切。
二、玉米病虫
预计我市玉米病虫总体中等发生,其中纹枯病、玉米螟、玉米蚜虫中等发生,草地贪夜蛾中等至偏轻发生,其他病虫偏轻或轻发生。
纹枯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4.3万亩次。
玉米螟: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7.2万亩次。
草地贪夜蛾:中等至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1.1万亩次。
蚜虫: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2.1万亩次。
三、油菜病虫
油菜病虫:总体中等至偏重发生,轻于去年。其中菌核病
中等至偏重发生,霜霉病中等发生,蚜虫中等至偏轻发生。
菌核病:中等至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10.4万亩次。
霜霉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64.7万亩次。
蚜虫:中等至偏轻发生,发生面积53.9万亩次。
四、其他病虫
蔬菜病虫:总体中等发生,其中瓜实蝇逐年加重发生,菜青虫中等至偏重发生,十字花科霜霉病、豇豆荚螟、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菜蚜、小地老虎、白菜软腐病等病虫害中等发生。
棉花病虫:总体中等发生,其中棉盲蝽、棉叶螨、棉蚜、甜菜夜蛾中等发生,棉盲蝽、棉红铃虫、甜菜夜蛾有上升趋势。
茶叶病虫:茶叶上小绿叶蝉、角胸叶甲发生态势逐年上升。茶尺蠖、茶毛虫、茶褐星病中等偏轻发生,局部发生较重;云纹叶枯病、茶黄螨、蚜虫、苔藓和地衣等偏轻发生;白星病、茶饼病、白蛾蜡蝉等其它病虫零星发生。
柑桔上红蜘蛛、柑桔潜叶蛾、蚧类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粉虱、锈壁虱中等偏轻发生;疮痂病、炭疽病在局部老病区果园偏重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