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期 | |
益阳市农业农村局植保植检科 | 2023年07月05日 |
发生实况:二化螟:6月中旬末进入第一代成虫羽化盛期,各地相继出现灯下蛾峰,羽化高峰集中在6月底至7月初,灯下单日蛾量高的达400头以上,呈现“面积范围广、虫源基数大、发生不整齐、区域有差异”的特点。目前已开始进入卵孵盛期,部分田块出现明显枯鞘,预计将对一季稻和晚稻秧田造成明显危害;稻纵卷叶螟:据灯下和田间赶蛾情况,我市6月上旬稻纵卷叶螟出现蛾峰以来,田间蛾量保持高位水平,一般每亩蛾量400-1500头,虫源基数明显高于去年。7月4日左右调查统计,全市加权平均每亩幼虫量6669.9条(最高丘块达58200条)、卵量4824粒;稻飞虱:6月初开始多次迁入,目前全市加权平均百蔸虫量282.1头(最高丘块达20000头),随着早稻收获和稻飞虱迁飞,预计一季稻田虫量将持续增加。此外,白背飞虱有可能带毒传播造成一季稻和晚稻田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流行;纹枯病:在早播的一季稻田开始发生流行,平均病丛率9.2%,最高达30%;稻瘟病在老病区感病品种上零星发生;稻杆潜蝇局部发生为害,将对一季稻造成较大危害损失。
双抢前后是水稻害虫转移繁殖和为害的重要时期,田间病虫发生为害情况复杂,各地应高度警惕,加强病虫监测,科学安排部署,分类指导服务,切实打好“虫口夺粮”战役。
防治意见:
防治适期:7月7-12日。各县市区根据病虫发生实况,综合栽培、气象等因素适当调整时间。
防治对象:一季稻田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挑治纹枯病,易感品种预防稻瘟病,兼治稻杆潜蝇、稻螟蛉、稻蓟马等;晚稻秧田打好“送稼药”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蓟马等。
防治药剂:
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阿维菌素、氟铃脲、甲氧虫酰肼等。轻发区可选用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Bt等生物农药。
防治稻飞虱、稻蓟马可选用三氟苯嘧啶、吡蚜酮、呋虫胺、烯啶虫胺等。
防治纹枯病可选用噻呋酰胺、己唑醇、苯甲·丙环唑、井冈·蜡芽菌(12.5%以上)等。
预防稻瘟病可选用高含量三环唑、稻瘟灵、吡唑醚菌脂微囊悬浮剂、春雷霉素等。
电话:0737-4224920 E-mail:hnyycebao@126.com
公益提示:
1、积极参与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2、按照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方法剂量和安全间隔期等使用农药。
3、科学合理轮换用药,延缓病虫害抗药性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