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期
长沙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长沙市动植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5年04月03日

早稻杂草防治技术意见

稻田杂草与水稻争夺土壤中的水分、养分以及空间,导致水稻生长受限、产量减少,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有害生物。近年来稻田杂草种群密度上升,局部杂草抗性有所增强,防治较为困难,现就早稻杂草防治提供指导意见。

一、移栽田

移栽田采用“一封一杀”防控策略。

早稻移栽前1—2天或移栽后5—7天(秧苗返青后),使用丙草胺、苯噻酰草胺、苄嘧磺隆、吡嘧磺隆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移栽前施药,通过耙田将泥浆沾覆药剂落于地面成膜,同时田间保持3—5厘米浅水层,自然落干。移栽后施药,需注意田间保持湿润或保持3—5厘米浅水层,以不淹苗心为基准,保水5至7天。

后期根据田间杂草发生情况,在禾本科杂草2—3叶期、阔叶杂草3—5叶期,施用噁唑酰草胺、氟砜草胺、灭草松、氯氟吡啶酯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施药前要排干水,药后2天复水,注意田间保持3—5厘米水层7天。

二、直播田

直播田采用“两封一杀”防控策略。

第一次封闭处理。播后1—3天,选用丙草胺、苄嘧磺隆及其复配制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在条件适宜的地方,也可在平田时结合施肥同步进行封闭处理,选用丙草胺、异噁草松、苄嘧磺隆、吡嘧磺隆等药剂及复配制剂。

第二次封杀处理。在禾本科杂草2—3叶期采用丙草胺(封闭药剂)和氟砜草胺、氯氟吡啶酯、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吡嘧磺隆等药剂中任意一种或两种复配进行封杀处理。

在两次处理后,若由于一些综合因素影响导致防治效果不佳,可在田间禾本科杂草4—6叶期选用噁唑酰草胺、氰氟草酯、氟砜草胺、氯氟吡啶酯、2甲4氯二甲胺盐、灭草松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进行杂草防治。

 

公益提示:

1.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使用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3.严格实施植物检疫,守好农业生物灾害防控第一关。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