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
娄底市植保植检站 2025年04月07日

2025年娄底市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

根据历年病虫发生实况和冬后病虫调查基数、当地种植结构及作物布局、耕作栽培特点及气象等因素,对全市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分析。

2025年我市水稻主要病虫害将偏重发生。其中二化螟大发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纹枯病如遇持续阴雨天气偏重发生;稻瘟病、稻曲病在敏感生育期遇合适天气条件将偏重流行;稻水象甲在双峰县印塘乡、青树坪镇等乡镇中等发生;稻象甲在新化县中等发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偏轻发生,部分地区潜在流行风险大。

玉米病虫害中等发生。玉米螟、蚜虫偏重发生;草地贪夜蛾在局部地区中等发生;纹枯病、大斑病、小斑病偏轻发生。

柑橘潜叶蛾、红蜘蛛偏重发生;柑橘溃疡病、砂皮病、大食蝇、锈壁虱中等发生;柑橘木虱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黄龙病疫情扩散风险大。

蔬菜病虫害偏重发生。小菜蛾大发生;蔬菜粉虱、瓜食蝇、菜蚜、菜青虫偏重发生;蔬菜蓟马、豆荚螟、斜纹夜蛾、疫病中等发生。

一、水稻病虫害

(一)虫害

二化螟大发生,发生面积210.2万亩次。稻飞虱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01万亩次。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92万亩次。

(二)病害

纹枯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25万亩次;稻瘟病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2万亩次;稻曲病偏轻发生,发生面积9万亩次;白叶枯病偏轻发生,发生面积6万亩次;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轻发生,发生面积2亩次。

(三)预测依据

1、病虫基数。

二化螟:全市加权平均每亩幼虫18176头(最高72800头),去年13105头,比去年高5071头,比去年高38%。死亡率3.5%,比去年低2%。其中双峰县加权平均每亩24550头,比去年高12800头。

纹枯病 :有效菌源田面积129.24万亩,田间菌核残留量大,全市加权平均为10.92万粒,具备偏重发生菌源基数。

稻瘟病 :谷粒带菌率1.74%,与去年相当。稻草带菌率2.75%,具备病害流行的菌源基数。

2、气候条件。

预计今年汛期(4月至9月)全市总降雨量为 900~1000 毫米,总体与常年持平,但时空分布不均。5月下旬至 6 月上旬、 6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可能出现雨水集中期。盛夏至9月有持续性高温,7月中旬至8月预测有1~2个登陆台风。

3、栽培措施。

近年双季稻面积不断增多,中稻种植面积仍然大,单双混栽存在,栽插期和生育期不整齐,导致桥梁田多,有利于二化螟、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的繁殖和转迁危害。

农村劳动力减少,田间管理粗放,重施氮肥,轻施磷钾肥,少施或没施有机肥现象严重,导致水稻生长嫩绿,有利于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产卵繁殖和取食为害,有利于胡麻斑病、小球菌核病等病虫发生为害。

高茬收割和秸秆还田等耕作措施有利于虫源、菌源基数的积累和病虫害的加重发生。

主要害虫抗药性强,二化螟、纵卷叶螟防治主打药剂阿维菌素等抗药性增强使防治难度增大。

无人机在高温干旱、药液量不足、水压不够的情况下施药,对稻飞虱等茎基部病虫害防治效果较差。

二、玉米病虫害

全市玉米计划种植面积54.6万亩,预计全市玉米病虫害中等发生,以玉米螟、蚜虫、地下害虫为主。玉米螟偏重发生,越冬基数大,存活率高,平均百杆有虫8头,发生面积25.2万亩次,5月中下旬开始为害。蚜虫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1.3万亩次。纹枯病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6.5万亩次。草地贪夜蛾在局部地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1万亩次。玉米地下害虫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7万亩次。大斑病、小斑病、粘虫、叶甲等轻发生。

三、蔬菜病虫害

蔬菜种植面积约62.3万亩,蔬菜病虫害偏重发生,局部地区部分品种为大发生。其中小菜蛾大发生。菜青虫、菜蚜、蔬菜粉虱、瓜食蝇、小地老虎偏重发生。蔬菜蓟马、夜蛾、烟青虫、豇豆螟等中等发生;病害中霜霉病偏重发生,疫病、软腐病、炭疽病中等发生。

四、果树病虫害

全市果树以柑桔、梨、奈李为主,预计病虫害中等发生。其中柑桔种植面积26.57万亩,预测病虫害发生面积100万亩次。潜叶蛾、红蜘蛛偏重发生。柑橘木虱因7月中旬至8月有1~2个登陆台风影响迁入可能性大。柑橘溃疡病、砂皮病、大食蝇、锈壁虱中等发生,其他柑桔病虫偏轻发生。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