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期
益阳市农业农村局植保植检科 2025年07月21日

益阳市水稻重大病虫害下半年发生趋势预测

据上半年水稻重大病虫发生实况和当前病虫基数,结合品种布局、耕作栽培和气象因素等进行综合分析,预测2025年下半年我市水稻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其中二化螟大发生;稻飞虱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纹枯病中等发生;稻瘟病、稻曲病偏轻发生,局部发生较重;其他病虫偏轻发生或局部发生。

一、下半年发生趋势:

二化螟大发生,发生面积360万亩次。

稻飞虱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400万亩次。

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发生面积350万亩次。

纹枯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00万亩。

稻瘟病偏轻发生,丘陵山区、老病区和感病品种上发生较重,发生面积3万亩。

二、预测依据

(一)病虫基数

据调查统计:全市早稻每亩二化螟残虫量500-4000条(最高虫量8100条),田间虫量具备大发生虫源基数;7月中旬中稻田稻飞虱加平百蔸虫量211头(最高达2600头),稻纵卷叶螟加平每亩幼虫量3360条(最高15000条)。纹枯病、稻瘟病发病点多面广,菌源充足,感病品种占比仍然较大。

(二)栽培因素

我市中稻面积分布广,插花种植和播期不一情况普遍,桥梁田对水稻害虫的转移和繁殖有利。中晚稻优质稻种植面积大,大多数品种抗病性相对较弱,中稻-再生稻种植模式,再生稻田病虫基数残留量大。此外,一些高产栽培措施如加密种植对水稻管理和技术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加上部分农户偏施、迟施氮肥等种植习惯,使水稻中后期禾苗浓密、田间郁蔽,易形成适温高湿的田间小气候,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

(三)气象因素

7-8月有1~2个登陆台风影响我市,将有利于迁飞性害虫的迁入和细菌性病害的流行;7月中旬至9月高温日数多,发生较重干旱风险高,不利于稻纵卷叶螟发生。9月后,我市为“两迁”害虫回迁通道,有利于害虫增殖为害。国庆前后晚秋不凉适宜条件极易造成晚稻后期稻飞虱爆发。部分晚稻破口抽穗易感病期很可能与秋雨时间段吻合,穗茎瘟、稻曲病等穗期病害的大面积发生流行风险增加。

(四)其它因素

病虫发生为害情况复杂多变,二化螟、稻飞虱对常用药剂抗性明显,高效对口药剂更新滞后,病虫防治难度加大,个别病虫暴发风险增加。植保无人机施药在晴热高温、药液量不足的情况下,稻飞虱等茎部病虫害防治效果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公益提示:

1、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使用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3、严格实施植物检疫,守好农业生物灾害防控第一关。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