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期 | |
慈利县植保植检站 | 2025年05月13日 |
一、发生情况及趋势预测
据我站田间调查,5月10日始见玉米螟卵块,比去年早3天。当前玉米田玉米螟平均百株卵块数达6.8块,最高达12块。结合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一段时间,本地气温较常年偏高,降水分布不均,这种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玉米螟的生长发育与繁殖扩散。预计一代玉米螟卵孵化盛期将出现在5月15日-26日。在我县将呈中等偏重发生态势,若不及时防治,严重影响玉米产量。
二、危害特征
玉米螟以幼虫蛀食玉米茎秆、雌穗、雄穗等部位。在玉米心叶期,初孵幼虫集中在心叶内取食,叶片展开后呈现“花叶”状;玉米抽雄后,幼虫蛀入茎秆,导致茎秆易折断,影响养分与水分运输;雌穗被蛀食后,易造成籽粒缺损、霉烂,严重降低玉米产量与品质。
三、防治适期及药剂
一代玉米螟防治的最佳时期为卵孵化盛期至幼虫3龄前。防治时间:5月15日-5月底,高海拔地区可推迟3到5天防治。此时幼虫抗药性较弱,防治效果最佳,错过此时期,幼虫蛀入茎秆后防治难度将大幅增加。防治药剂:建议用20%氯虫苯甲酰胺1000-1500倍液或者28%虫螨腈茚虫威15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每亩用药液量30 - 45公斤,重点喷施玉米心叶。
四、注意事项
1. 施药时应选择无风、晴朗的天气,避开高温时段(上午10点前和下午4点后),防止农药中毒事故发生。
2. 不同药剂应交替使用,避免长期单一用药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
3. 施药后6小时内如遇降雨,应及时补喷。
公益提示:
1、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使用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3、严格实施植物检疫,守好农业生物灾害第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