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期 | |
新晃侗族自治县植保植检站 | 2025年05月12日 |
发生实况及趋势:
近年来水稻二化螟(钻心虫)在我县呈现不断加重趋势,特别是去年冬季气温偏高,冬后残留基数大。今年3月中下旬调查冬后残留虫量,加权平均每亩有幼虫9504头,比去年同期增加1.5倍,具备偏重至大发生的虫源基数。4月份降水偏少,部分板田和绿肥田未能在二化螟化蛹期灌水翻耕灭蛹,成为有效虫源田,一代二化螟发生基数进一步增加。
4月23-24日调查二化螟发育进度,化蛹率为28.2%、羽化率为4.2%,目前正值成虫羽化产卵高峰,近日在晃州、鱼市、扶罗等乡镇调查,秧田每亩有卵块187-1024块平均433块,随着成虫继续产卵,卵量还将增加。预计卵孵盛期为5月17日-27日,高海拔山区推迟3-4天,全县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
防治意见:第一代二化螟发育相对整齐,抓好一代防治能压低虫口基数,减轻中后期防治压力。各乡镇应按照“狠治一代压基数、抓好秧田保大田”的原则,切实有效控制二化螟危害,保障水稻生产安全。同时注意防治秧田及早插大田稻飞虱,防止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侵染秧苗,减轻后期发病。
防治适期:5月下旬,移栽前3-5天结合打“送嫁药”进行防治;早插田在田间开始出现枯鞘时防治;发生严重田块要在6月上旬补治。
防治对象:重点防治二化螟,兼治稻飞虱等。
对口药剂:防治二化螟选用:甲氧虫酰肼、甲维盐(2%以上)、阿维菌素(5%以上)等,虫量较小时可选用乙基多杀菌素、金龟子绿僵菌(80亿孢子/克以上)、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农药。防治稻飞虱选用:三氟苯嘧啶、吡蚜酮、吡虫啉(20%以上)、吡蚜酮·烯啶虫胺等。
特别提示:在防治柑橘其他病虫害时,注意添加吡虫啉、吡蚜酮、啶虫脒、烯啶·吡蚜酮、吡蚜酮·噻虫胺等内吸型药剂兼治柑橘木虱。
公益提示:
1、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使用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3、严格实施植物检疫,守好农业生物灾害防控第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