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期
花垣县植保植检站 2025年05月19日

及时开展草地贪夜蛾监测与防控工作

5月18日,我站在花垣镇始见草地贪夜蛾幼虫,目前以2-3龄虫为主,被害株率0.04%,望各乡镇迅速宣传、发动、组织当地农户加强苗期和喇叭口期大田普查,确保早发现、早处置,把虫口基数控制在最低,确保我县玉米生产安全。

一、为害特点与症状:

草地贪夜蛾幼虫头部具黄白色明显倒“Y”型斑,腹部未节有呈正方形排列的4个黑斑。为害症状:在玉米上,1-3龄幼虫隐藏在叶片背面和心叶取食,取食后形成半透明薄膜“窗孔”。4-6龄幼虫取食叶片后形成不规则的长形孔洞,严重时可造成玉米生长点死亡,影响叶片和果穗的正常发育,此外还蛀食玉米雄穗和果穗。

二、防治措施:

(一)防治方法

按照“治早治小、全力扑杀”防控原则,重点抓好3龄前幼虫防治。直接对准玉米心叶位置精准喷施农药,施药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

(二)防治药剂

1.生物药剂(主要针对低龄幼虫,虫龄1-3龄):

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短稳杆菌,并优先选用高含量单剂;

2.化学药剂:

低龄幼虫(1-3龄):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

高龄幼虫(3龄以上):虫螨腈、茚虫威、甲维盐·茚虫威、甲维盐·虫螨腈、甲维盐·虱螨脲等。

同时注意轮换用药、及周边养殖情况,尤其是避免鱼、蚕受害。


公益提示:

1、积极参与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使用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3、植物检疫是防控农业生物灾害第一关。凡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在调运之前,都必须经过检疫。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