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期 | |
靖州县植保植检站 | 2025年05月20日 |
今年3-4月份我站在艮山口、飞山、甘棠等地调查二化螟冬后残留基数,板田一般每亩有幼虫2860-26570头,加权平均每亩有幼虫5656.4条/亩,与去年持平,仍具备重发生的基数。此外近两天我站调查二化螟羽化率达31.48%,已进入羽化盛期。预计卵孵高峰将出现在5月20-27日。今年我县二化螟将依旧呈重发态势,局部有大发生风险。为防止二化螟暴发成灾,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各乡镇务必发动农户适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压低二化螟冬后虫口基数。
今年我县天气正常,中稻种植时间比去年提早。抓好一代二化螟防治是全年二化螟防控的关键,是压低虫口基数减轻中后期防治压力的重点,能有效提升水稻大面积单产,保障粮食安全。各乡镇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调查监测,分类指导,狠抓一代二化螟等病虫防治工作。各乡镇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农民科学防治,早播早治,迟播的适当推迟防治时间,关键施好秧田送嫁药,做到带药移栽,狠治一代压低基数,有效控制二化螟危害,保障水稻生产和稻田生态安全。
1. 防治适期: 5月22日-29日,根据移栽和育苗的时间及时选择晴好天气施药,力争一次用药过关。药后7天检查防治效果,对重发田或防效差田及时补治。
2. 防治对象:主治一代二化螟,兼治稻蓟马、稻秆潜蝇,预防稻瘟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3.防治药剂:防治二化螟可选用阿维·甲氧虫酰肼或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稻蓟马、稻秆潜蝇,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可选用噻虫胺或吡蚜酮。预防稻瘟病可选用75%三环唑或稻瘟灵或吡唑醚菌酯。
注意事项:严格按农药使用说明书中的使用浓度配药,均匀喷雾,喷足药液量,确保防效;施药时田间要有3-5厘米浅水层,施药后保水5-7天。防治7天后进行药效调查,防治效果不好的及时进行补治。并注意轮换用药,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特别提示:在防治柑橘其他病虫害时,注意添加吡虫啉、吡蚜酮、啶虫脒、烯啶·吡蚜酮、吡蚜酮·噻虫胺等内吸型药剂兼治。
公益提示:
1.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使用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3.严格实施植物检疫,守好农业生物灾害防控第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