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期 | |
冷水江市植保植检站 | 2025年05月19日 |
草地贪夜蛾又称秋粘虫、草地夜蛾、伪粘虫,是属鳞翅目夜蛾科的害虫,其幼虫可大量啃食玉米、水稻等多种农作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重大迁飞性害虫。
市植保站工作人员近段时间在各乡镇办调查,于5月16日在禾青镇黄泥村玉米地里始见草地贪夜蛾幼虫,总为害面积为0.5亩,为害株率为2%,为害株平均每株幼虫数量在1-2头,幼虫一般为3,4龄幼虫,如不及时采取科学有效措施,切实压低害虫基数,控制害虫为害扩散速度,将严重威胁我市玉米产量。为确保我市玉米产量与安全,特就当前病虫发生情况提如下防治意见,望各乡镇办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立即行动起来,加强普查,科学指导开展草地贪夜蛾防治工作。
一、采用电视、新闻媒体、报纸、微信、张贴挂图、印发传单等多方式、多形式的手段进行宣传,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普及草地贪夜蛾知识。
二、全面发动,开展普查工作,争取第一时间准确了解我市玉米草地贪夜蛾发生实况。
三、采取科学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1.防治原则与时间:当田间玉米被害平均虫口密度达到5头/百株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口农药,在低龄幼虫期及时施药防治。由于该虫主要在玉米心叶及周边嫩叶为害,因此防治方法应以点喷为主,直接对准玉米心叶位置精准喷施农药,避免喷施位置不对影响防治效果,同时施药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
2.药剂防治 :可选用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0%氯虫苯甲酰胺;复配制剂可选用12%甲维•虫螨腈、16%甲维•茚虫威、氯虫•高效氯氟氰菊酯;还可用苏云金杆菌、苦参碱等生物制剂。注意轮换和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方式的杀虫剂,根据农药使用说明书推荐的浓度和剂量进行适量喷洒,避免频繁用药,以延缓草地贪夜蛾抗药性的产生。
公益提示:
1、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使用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3、绿色植保,健康农业,检疫先行,共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