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期
衡阳县植保植检站 2025年06月04日

高度警惕“两迁”害虫危害

近期受气候条件影响,有利于“两迁”害虫迁入我县繁殖为害,更利于病害在早、中稻上发生,极易引起病害爆发流行。根据我站近期田间调查及乡镇农技人员反映:1.稻瘟病:一些乡镇反映早稻已出现大量叶稻瘟,严重丘“坐蔸率”达30%以上,随着早稻破口期陆续到来,若遇适宜气候,穗颈瘟有加重发生风险。2.纹枯病:进入5月份后雨水较多,田间湿度大,纹枯病发生普遍。县观察区纹枯病病丛率平均为13.6%,部分田块达40%以上,偏施“N”肥的类型田发生尤为严重。3.稻纵卷叶螟:6月3日大田赶蛾亩平蛾量155头,亩卵9300粒;灯下诱虫数据显示,蛾量呈上升趋势,预计卵孵高峰期与早稻破口期相吻合,将对水稻功能叶造成危害。随着异地虫源陆续迁入,大田蛾、卵密度将急速上升。4.稻飞虱:各类型田调查数据显示,百蔸虫量570头,且有部分长翅成虫,百株卵量130粒。田间虫口密度逐渐增加,以白背飞虱为主,若防治不力,可能导致早稻后期出现倒伏现象。 5.二化螟:在雨水较多影响下,早稻一代二化螟部分丘块残留基数极大,又因为一代尾峰发生期推迟,目前亩平幼虫4470头,严重丘枯鞘蔸率65%以上。根据以上情况分析,早稻中后期病虫害呈大发生态势,且早稻破口期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时期,为了确保早稻丰产增收,请各乡镇农技人员积极宣传发动,认真组织,做好早稻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工作。

一、防治策略:主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挑治二化螟,重点预防稻瘟病、纹枯病等。

二、防治类型田:普治早稻、早插一季稻、再生稻。

三、防治时间:6月9-13日,破口早的早稻早打药,破口迟的早稻迟打药;再生稻、一季稻按栽插先后打药,早栽早打,迟栽迟打。

四、防治药剂:

1.防治二化螟:可选用甲氧虫酰肼、5.7%氯虫·阿维、5%阿维菌素等。

2.防治卷叶螟:可选用50%氯虫.虫螨腈、12%虫螨晴.虱螨脲等。

3.防治稻飞虱:可选用11%阿维.三氟苯嘧啶、吡蚜·呋虫胺、80%吡·烯等。

4.预防纹枯病:可选用75%肟菌.戍唑醇、35%苯甲.嘧菌酯等。

5.预防稻瘟病:可选用70%三环唑、40%稻瘟灵、25%醚菌酯等。

五、注意事项:

1.科学选药:针对不同病虫害选择对症药剂,如防治稻瘟病用三环唑等,优先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保型农药,减少对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注意药剂的复配和轮换使用,避免长期使用单一药剂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

2.合理用药: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书的剂量和方法配制药液,不得随意加大或减少用药量。采用合适的施药器械,保证药剂均匀喷洒在稻株上,特别是稻穗部位。

3. 施药时间应选择在晴天上午9点前或下午4点后,避免在高温时段施药,防止农药中毒和药害发生。同时,避免在风雨天气施药,以免影响药效。

4.早稻破口期是多种流行病害的高发期,如稻瘟病、纹枯病等。稻瘟病一旦爆发,会对水稻的叶片、穗颈等部位造成损害,严重影响到水稻的产量。纹枯病会在水稻茎基部形成病斑,逐渐向上扩展,严重时可导致植株枯萎。 因此,在早稻破口期,需加强田间监测,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以保障早稻的生长和产量。


公益提示:

1、认真学习贯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全面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指导工作。

2、践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理念,推行病虫专业化防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大力实施农药减量增效行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