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期
新化县植保植检站 2025年06月04日

6月份水稻病虫害防治意见

目前,我县早稻大多处于孕穗期,即将进入破口抽穗期,也是多种病害易感易流行的高风险期。中稻大部分进入分蘖期,少部分处于返青期。据气象部门预测,5月下旬至6月上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是集中降雨高峰期,有利于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大量迁入,适宜稻瘟病等病害的流行和二化螟的发生。因此,请各地务必加强田间监测,及时做好分类指导,抢抓防控关键时期,科学进行药剂防治,打好早稻保产、中稻保苗病虫防治仗。

一、发生实况

据我站近期在科头、洋溪、炉观、西河、游家、吉庆、坐石等地多点调查,早稻田多种病虫混合发生,其中二化螟发生严重,亩平有幼虫3230条,高丘26000条,枯鞘蔸率9.8%,个别丘块出现枯心团;稻飞虱以低龄若虫为主,平均百蔸虫量240只,高丘1500只;纵卷叶螟有蛾220只/亩,高丘达1600只,亩平有幼虫410条,高丘2100条;纹枯病处于水平扩展期,平均病蔸率6.8%、高丘26.2%。中稻田以害虫为主,稻飞虱平均百蔸虫量80只,高丘850只;二化螟平均枯鞘蔸率4.1%,高丘26.3%;纵卷叶螟亩平有蛾70只,高丘420只。预计 6月上中旬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将出现一次低龄幼(若)虫盛期,二化螟将加重危害,稻瘟病在感病品种和老病区可能暴发成灾,纹枯病在生长茂密、长期灌深水田发生较重。

二、防治意见

1、防治对象:早稻田主治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预防穗颈稻瘟等穗期病害。中稻田主治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兼治稻瘟病、稻蓟马、稻秆潜蝇等,建议使用长持效期的药剂“压前控后”。晚稻落实“治虱防矮”措施,普及播前种子消毒和药剂拌种处理技术。

2、防治适期:早稻6月7-14日,迟播或迟熟品种可推迟3-5天,宜掌握在破口始穗期用药,稻瘟老病区、感病品种需在齐穗期再施一次防治稻瘟的药剂。中稻分蘖期达病虫害防治指标用药,即二化螟枯鞘蔸率8%,稻飞虱300-500只/百蔸,稻纵卷叶螟幼虫40-60头/百蔸,稻瘟病田间初见病斑。晚稻在一叶一心至三叶一心期,防治白背飞虱,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3、防治方法: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可选甲氧虫酰肼、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等,混栽区螟虫发生不整齐,存在世代重叠风险,建议增加氟铃脲、虱螨脲等杀卵性药剂;防治稻飞虱、稻蓟马可用三氟苯嘧啶、呋虫胺、噻虫嗪、吡蚜酮等;防治纹枯病可用井冈·蜡芽菌、噻呋酰胺、嘧菌酯、苯甲·丙环唑等。预防稻瘟病可用春雷霉素、吡唑醚菌脂、稻瘟灵等。如遇长期阴雨天气,抢停雨间隙时间施药。药后必须检查防效,防效差的田块及时进行补治。


公益提示:

1、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使用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3、严格实施植物检疫,守好农业生物灾害防控第一关。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