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期 | |
桑植县植保植检站 | 2025年06月05日 |
福寿螺属于典型的外来有害生物,繁殖力和抗逆能力强。据在上洞街、瑞塔铺等乡镇调查,福寿螺对水稻秧田、大田有剪食秧苗,产生断苗缺蔸现象。当前正是福寿螺繁殖高峰期,各乡镇密切关注福寿螺的发生动态,压低成螺基数,严控幼螺,实施防控结合。
一、防控措施
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严重发生采取化学防治。
(一)农业防治
1.旋耕。旋耕作业,利用耙刀旋转打击螺体,减少田间福寿螺数量。
2.控灌。采取浅水勤灌,创造不利于福寿螺的生长环境,同时防止大水灌溉造成福寿螺随着水流传播。
3.晒田。适时排水晒田,降低幼螺存活率。
4.调整种植结构。对于福寿螺发生严重的稻田,水改旱2—3年(种植旱生作物),待福寿螺自然消灭后再恢复种植水稻。
(二)物理防治
1.拦网拦截。农田进出水口安装金属拦网,防止农田外面的福寿螺随灌溉水进入农田、农田内的福寿螺随水流入其它农田或沟渠。
2.木条(竹片)诱集产卵。田间插木条(竹片)引诱福寿螺产卵,每亩插30—35根,木条(竹片)露出水面高度50—60cm。
3.人工捡拾。组织人员定期捡拾成螺和卵块,然后集中填埋处理或将螺壳敲碎后饲喂鸡鸭。
(三)生物防治
1.放鸭取食。插秧后7—10天,放鸭取食福寿螺,每亩投放20只左右。
2.投放青鱼、鲤鱼捕食。水稻返青后,每亩放养鱼种300尾—500尾,建议鱼种规格50—80尾/公斤。
(四)化学防治
对福寿螺发生较重的田块,选用化学防治,防治药剂有:70%杀螺胺乙醇胺盐或6%四聚乙醛颗粒剂等,按说明书使用。
二、注意事项
1.施药时严守农药安全操作规程,注意安全防护。
2.用药后7天内不可将田水排入河流、鱼塘,禁止在河塘等水体清洗施药器具。
公益提示:
1.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使用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3.严格实施植物检疫,守好农业生物灾害防控第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