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期
茶陵县植保植检站 2025年06月06日

打好早稻保穗仗 夺取高产丰收

早稻陆续抽穗,再生稻已拔节,中稻正在返青。近日植保站对稻田进行了病虫调查,发现当前多种病虫混合发生,具体情况如下。

一、发生动态

1、稻飞虱:  测报灯下5月14日、21日、30日、6月5日分别出现了一个迁入高峰期,呈现持续迁入、虫量叠加增多趋势,以白背飞虱为主。6月2日田间调查:有成虫9只/百株,高丘15只/百株,低龄若虫92只/百株,高丘189只/百株,卵20粒/百株,高丘35粒/百株;6月5日调查:百蔸有成虫11头/百株,高丘19只/百株,低龄若虫178头/百株,高丘377只/百株,卵70粒/百株,高丘177粒/百株。预计6月中旬出现为害高峰。

2、纹枯病 : 纹枯病正处在水平扩散期,病蔸率平均为0.95%,高丘15%,病株率为0.35%,高丘为10%,发生程度中等,与去年同期相当。

3、稻瘟病: 田间调查,没有明显症状表现,但6月上旬及下旬雨水较多,田间湿度大,温度适宜,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和流行。老稻瘟病区、低吸镉品种及易感品种应注重点预防。

4、二化螟:  一代二化螟早稻田间残留幼虫基数不大,6月5日调查:正常防治过的田块平均活虫量1070条/每亩,虫龄3-5龄不等,平均枯心株率0.36%,高丘4.2%,为害程度中等。没防治的田块活虫量达5000-8000头/每亩,枯心株率9%,高丘23%,为害程度重;早稻田一代二化螟预计6月底至7月初进入羽化高峰期;再生稻、早插的中稻已出现了枯鞘(枯心)现象,枯鞘(枯心)株率3.5%,高丘5.3%,枯鞘蔸率7%,高丘24%,目前田间有幼虫1009条/每亩,虫龄1-3龄不等,需重点防治。

5、稻纵卷叶螟:  测报灯下5月19至27日出现少量迁入,高峰日在5月22日和5月25日,蛾量较少,分别为5头/台、4头/台。6月2日下东街道赶蛾:平均有蛾量18头/亩,高丘35头/亩,卵量4粒/百株,高丘10粒/百株。6月5日调查:有成虫15头/亩,高丘22只/亩,卵6粒/百株,高丘12粒/百株。预计卵孵高峰期发生在6月11-14日,一、二龄幼虫高峰期发生在6月14-18日,发生程度偏轻。

二、防治意见

1、防治对象:早稻、再生稻田主攻稻飞虱、穗颈瘟、纹枯病,兼防二化螟、稻蓟马、稻纵卷叶螟;早插中稻、秧田主攻二化螟、稻纵卷叶虫、飞虱、稻蓟马,兼防南方黑条矮缩病、苗叶瘟。

2、防治范围: 早稻、再生稻、早插的中稻及秧田。

3、防治时间: 6月10日-14日,早稻破口前施药。   

4、防治药剂: 选对口药剂每亩兑水量40公斤均匀喷雾。

稻飞虱、稻蓟马:亩用70%吡蚜.呋虫胺水分散粒剂16克或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15克或11%阿维.三氟苯嘧啶悬浮剂20克。

二化螟、稻纵卷叶螟:亩用5%阿维菌素或20%阿维.甲虫肼150毫升(摧毁)或16%甲维·茚虫威悬浮剂30毫升。二化螟发生严重的田块另加20%氯虫苯甲酰胺20毫升或5%氟铃脲30毫升。

纹枯病:亩用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0毫升或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0克或30%苯甲·丙环唑20毫升或嗜硫小红卵菌100毫升。

稻瘟病:亩用13%春雷.三环唑40克或40%稻瘟灵乳油(富士一号)80毫升或30%三环唑悬浮剂70毫升或75%三环可湿性粉剂30克或25%咪鲜胺水乳剂100毫升或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0毫升或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0克或嗜硫小红卵菌100毫升。

三、防治要求

药量水量兑足,喷雾均匀,避开高温强日照时段作业,药后田间保水3天,6小时内遇雨及时补治。飞防组织要严格按照飞防配药规程配药,调整飞行高度、速度,避免药害。

 

公益提示:

1、积极参与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2、按照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方法剂量和安全间隔期等使用农药。

3、科学合理轮换用药,延缓病虫害抗药性产生。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