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期 | |
娄星区植保植检站 | 2025年06月23日 |
近期,我区普降暴雨,使涟水河、孙水河、高灯河、金溪河沿河两岸及低洼的水稻遭受洪涝灾害,洪水过后,高温高湿的天气有可能爆发细菌性病害(如基腐病、褐条病等)。加之“两迁”害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随暴雨大量迁入,可导致多种病虫害叠加危害,为保证“虫口”夺粮保丰收,天晴后各农户须及时进行防治。
一、防治对象田:早稻和中稻(被洪水淹没过的水稻为重点)
(一)防治药剂和方法:
1、防治细菌性病害:每亩可用20%噻菌铜悬浮剂130克或20%噻森铜悬浮剂每亩130毫升或40%噻唑锌悬浮剂每亩150毫升防治。5-7天后再防治一次。
2、防治稻纵卷叶螟:可选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或15%茚虫威乳油或5%阿维菌素等药剂防治
3、防治稻飞虱:可选用吡蚜酮或呋虫胺或烯啶虫胺或噻虫嗪或三氟苯嘧啶等农药防治。
长势弱的早稻可另加磷酸二氢钾或芸苔素内酯等叶面肥,促进早稻灌浆结实,防早衰。
部分乡镇农业设施遭遇大风危害的风险较高。建议在强降雨来临前提前疏通沟渠,受淹后尽快清沟排涝,防范淹(渍)涝危害;抽穗扬花期早稻要提前或利用降水间歇喷施叶面肥或化控调节剂,减轻“雨洗禾花”影响。
特别提醒:近期在多个乡镇发现因喷洒除草剂,除草剂未降解随着暴雨流入水田,导致水稻烂根死亡的情况。当前暴雨多发生,请大家谨慎使用除草剂避免产生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