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期 | |
汉寿县植保植检站 | 2025年06月04日 |
一、病虫发生动态
1、纹枯病:据我站6月3—4日调查,早稻纹枯病病蔸率平均16.7%,高达36%,病株率平均12.9%,高达18.2%;中稻及再生稻纹枯病病蔸率平均5.3%,高达8%;病株率平均2.3%,高达7.6%。由于今年3月以来气温较常年偏高,水稻长势旺,田间阴蔽的小气候有利于纹枯病的暴发流行,近期降雨增加,高温高湿气候条件将加剧其流行。
2、稻瘟病:由于水稻分蘖—孕穗期雨水偏少,叶瘟发生较轻,但近期雨水增加,雨晴交替,气温适宜,有利于早稻穗瘟暴发流行,且早稻正处于破口—抽穗期,是穗瘟发生的危险生育期;据初步统计,我县早稻感病品种约占早稻面积的20%,如防治不利,将造成严重损失。因目前感病品种生育进度差异和前期预防的不同,建议抓住破口前5—7天关键期防治,错过时期的感病品种必须抢在齐穗前预防。
3、稻飞虱:早稻稻虱平均百蔸虫口84头,最高152头,带卵株率平均13.3%,高达30%,百株卵量平均186粒,高达328粒。中稻及再生稻稻飞虱平均百蔸虫口52头,最高152头,带卵株率平均9.3%,高达24%,百株卵量平均96粒,高达204粒。
4、二化螟:早播一季晚稻(三叶以上)二化螟枯鞘蔸率平均8.7%,高达24%,枯鞘株率平均0.92%,高达1.64%,亩平幼虫2560条,高达6400条。
5、稻纵卷叶螟:目前只有极少量迁入,从全国情况看,虫源地轻发生,预计后期迁入量不大。
二、防治意见:
1、防治时间:
早稻和一季晚稻6月8—12日,中稻及再生稻6月18—20日。
2、防治对象田及防治对象:
早稻:防治纹枯病、稻飞虱,感病品种和老病区预防穗瘟。
中稻及再生稻:防治纹枯病、稻飞虱,感病品种和老病区预防叶瘟。
早播一季晚稻:防治二化螟、稻蓟马。
中稻及再生稻、一季晚稻稻纵卷叶螟根据后期发生情况进行挑治。
防治药剂:
1、防治纹枯病:苯甲·丙环唑、井冈霉素(20%以上)、肟菌·戊唑醇、申嗪霉素、井冈·蜡芽菌(12.5%以上)、噻呋酰胺、嘧菌酯、己唑醇(10%以上)、戊唑醇、氟环唑、苯甲·嘧菌酯、丙环·嘧菌酯。
2、防治稻瘟病: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应在75%以上)、稻瘟灵(40%以上)、嘧菌酯(25%以上)、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枯草芽孢杆菌(1000亿芽孢/克以上)、春雷霉素(2%以上)、四霉素、肟菌·戊唑醇、春雷·三环唑。
3、防治稻飞虱:三氟苯嘧啶、呋虫胺、烯啶虫胺(20%以上)、吡蚜酮、噻虫嗪(25%以上)、吡虫啉(20%以上)、吡蚜酮·烯啶虫胺、吡蚜酮·异丙威。
4、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乙基多杀菌素、乙多·甲氧虫、甲氧虫酰肼、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以上)、阿维菌素(1.8%以上)。
三、注意事项
1、施药应交替使用防治药剂,兑足水量,喷细雾。
2、施药要避开高温时段,水稻扬花期上午7—11点禁止施药,施药时田间保持3-5cm浅水层,施药后检查防效,对防效不佳丘块及时开展补治,确保防治效果。
公益提示:
1、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使用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3、严格实施植物检疫,守好农业生物灾害防控第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