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 | |
零陵区植保植检站 | 2025年07月02日 |
根据我站观测区冬后病虫基数调查,结合品种布局,气象因素,参考历年病虫发生实况等因素进行分析,预计今年我区水稻病虫鼠害属中等偏重发生,发生程度为4级。以“三病三虫”为主,即:纹枯病、稻瘟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二化螟、稻飞虱及稻纵卷叶螟。其次发生相对较轻的有稻蓟马、胡麻叶斑病、稻曲病、稻象甲、稻蝗等。现将各病虫发生趋势分别预报如下:
一、纹枯病:预计发生程度为5级,全年预计发生58万亩次,其中早稻21万亩、中稻发生面积12万亩,晚稻发生面积25万亩。主要依据:1、菌源广泛存在。接履桥观测区冬后亩平菌核量7.56万粒,比去年减少0.52万粒,去年晚稻普遍发生,菌源广泛存在,为纹枯病大发生提供了充足的菌源条件。2、我区早稻70%以上是抛秧,抛秧移栽早,封行快,对纹枯病发生极为有利。3、今年我区继续大力推广超级稻和优质稻。超级稻陵两优4024、陵两优942、T025、优质稻泰优398、泰优390、天龙一号等品种需肥水平高,叶色浓绿,禾苗长势好,有利于纹枯病和稻瘟病和稻飞虱等病虫害的发生。4、农户偏施氮肥现象仍然普遍,有利于纹枯病的发生。5、5—6月我区降雨比较集中,田间小气候有利于纹枯病发生流行。
二、稻瘟病:预计发生程度为3级,预计全年发生面积1.9万亩,其中叶瘟发生面积在1.7万亩次,穗瘟0.2万亩次。主要依据:1、去年我区晚稻穗瘟我区各地均有发生,为今年稻瘟病发生提供了充足的菌源。天龙一号和陵两优942等超级稻品种由于连年种植,抗性下降,有利于稻瘟病发生。据接履桥观测区种子带菌率调查,稻种带菌率4.4%(去年5%),稻草带菌率0.9%(去年1%)。2、种植品种多且杂,品种抗性不一。据我站3月份对我区4家种子批发商开展种子检疫时对品种进行调查,经销的品种多达100多个,品种多而杂乱,抗性不一。金优463、T优463、T优207、金优207、T优118、玉香优164、荆楚优148、两优6号、两优505等感病品种占有相当比例,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3、5—6月我区降雨多,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对稻瘟病的发生极为有利。
三、二化螟。预计发生程度为4级,全年累计发生面积70万亩次(一代19万亩、二代13万亩、三代20万亩、四代17万亩)。一、三、四代中等大发生,二代中等偏重发生。主要依据:1、冬后基数大幅增加。接履桥观测区二化螟冬后亩平均残虫量1.47万条,比去年减少900条,死亡率为0.2%,比去年高。2、品种布局杂乱,桥梁田多。我区销售的水稻种子品种多,生育期参差不齐,一季稻面积占相当大比例,一季稻插花现象比较普遍,桥梁田多,为二化螟转移危害提供了有利条件。3、气候条件对螟虫越冬及发育进度的影响。1-2月气温正常偏高,降雨偏少,有利于二化螟越冬。4月6日接里桥测报点发育进度调查, 5龄占10%,6龄占57.5%,预蛹2.5%,蛹27.5%、羽化率2.5%。发育进度比去年略迟。春季气温总体偏高,5月无明显低温,气候条件总体有利于二化螟的发育和为害。
四、稻飞虱:预计发生程度4级,全年发生73.5万亩次。主要依据:1、抛秧面积大,禾苗返青快,有利于稻飞虱的早迁入,为稻飞虱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取食条件。2、超级稻、优质稻面积大,有利于稻飞虱的发生。3、5—6月我区降雨比较频繁,有利于外地虫源迁入我区发生和为害。
五、稻纵卷叶螟:预计发生程度为3级,全年发生面积69.5万亩次。主要依据:1、我区一般5—6月降雨多,有利于外地虫源迁入。2、抛秧面积大,移栽早,生长好,加之农户有偏施氮肥的习惯,致使禾苗生长嫩绿,有利于卷叶虫发生危害。3、超级稻、优质稻需肥水平高,普遍长势好,大面积推广超级稻、优质稻有利于纵卷叶螟的发生。
六、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预计发生程度为2级,全年发生面积1.0万亩次。该病去年在我区晚稻上仍有一定面积发生。
七、农田害鼠:预计发生程度为4级,发生面积在33万亩次左右。依据:室内、室外盗洞率比去年下降、室内、室外盗食率去年接近。据接履桥测报点3月2日鼠情调查,室内盗洞率为80%,室内盗食率为80%,室外盗洞率60%,盗食率为60%。
其他病虫:稻蓟马、稻胡麻叶斑病、稻曲病、生理性赤枯病、稻蝗、稻象甲和粘虫等一些次要病虫害在我区将有一定程度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