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期
沅江市植保植检站 2025年06月04日

狠抓早稻中后期病虫防治及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

一、早稻中后期病虫发生及防治

市站经系统赶蛾,我市第二代稻纵卷叶螟第一次发蛾高峰为6月4日左右,每亩蛾量为27头,目前田间稻纵卷叶螟蛾、卵、幼虫将继续增加,预计每亩虫量将达到5000条以上。

6月3日,市站在观察区调查:稻飞虱百蔸虫量为225头,多的丘块百蔸虫量达1000头以上。

纹枯病病蔸率为7%,病株率为2.3%,近段阴晴相间,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纹枯病流行,6月中下旬将进入流行盛期。

稻瘟病在中早35,中早2号、湘早籼6号、湘早籼24号和一些特早熟等稻瘟病易感品种中已发生。早稻正处于破口抽穗期,易发生穗颈稻瘟,要切实抓好穗颈稻瘟病的预防。

稻杆潜蝇在部分丘块也已发生,在本次战役中一并兼治。

根据以上情况,特提出以下防治意见:

1、主攻对象: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兼治稻瘟病、稻杆潜蝇及其它。

2、防治时间:6月12—16日(抛秧、机插秧、早熟直播品种防治时间靠前)。

3、防治对象田:

稻纵卷叶螟、稻飞虱:所有早稻田、再生稻田。

纹枯病:病蔸率达到10%以上的稻田。

稻瘟病:已发生稻瘟病的稻田,稻瘟病的老病区和易感品种。

稻杆潜蝇:被害株率达3%-5%的稻田。

4、防治方法:

①稻纵卷叶螟:可选用茚虫威或乙基多杀菌素。

②稻飞虱:可选用吡虫啉或噻虫嗪。

③纹枯病:可选用苯甲.丙环唑或噻呋酰胺或肟菌·戊唑醇。

④稻瘟病:破口期和齐穗期各施药一次。已发病的稻田可选用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稻瘟灵、肟菌.戊唑醇;未发病的老病区及易感品种:可选用三环唑进行预防。

⑤稻杆潜蝇、稻象甲、稻蓟马等:可选用高含量吡虫啉。

以上每亩均加有机硅一包兑水20-30公斤均匀喷雾

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

1、广大农民开展以“治虱防矮”为重点的防控措施。当前,需抓好种子拌种处理。应在中、晚稻生产上100%实行防虱处理,拌种处理要求在种子催芽露白后用60%吡虫啉种衣悬浮剂有效成份6g或者30%、70%噻虫嗪种衣悬浮剂有效成份3g,先与少量清水混匀,再均匀拌干种子3kg(杂交稻)或干种子5kg(常规稻),凉干4~10小时即可播种。提倡选用吡虫啉或噻虫嗪与咪鲜胺或戊唑醇的复配种衣剂或拌种剂拌种,同时预防多种水稻病虫。

2、防治策略:实施“治虱防矮”,抓好晚稻秧田期或秧苗期和本田初期防治这个关键,压低白背飞虱传毒前虫口基数;注重实施全程防治,环环紧扣;应本着经济、简便、有效的原则,突出防治重点区域,并尽量做到同时兼治其他病虫害。

3、因地制宜,抓好“治虱防矮”。 6月下旬至7月初,白背飞虱低龄若虫盛发期,对所有重病区早稻用药普防1~2次,努力压低白背飞虱在迁移到晚稻秧田和大田初期前的虫口基数。要强化中、晚稻秧田和大田初期防治,在中、晚稻秧田第1片真叶展开后至6叶期及本田苗期,着重安排好飞虱防治。在一季稻田和晚稻秧田期可选用吡蚜酮或吡虫啉或噻虫嗪。10—15天后再防治一次。晚稻移栽时带药下田。

注意事项:

1、待禾叶上露水干后施药,建议下午3点后施药。

2、田间有水3—5厘米施药。

3、喷足水量,均匀喷雾。

4、避开扬花期施药。

5、严禁使用“钓鱼竿”施药。

6、稻虾、稻鱼、稻蟹等种养区及其邻近区域,应慎重选用药剂。


公益提示:

1、融合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使用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3、按规定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