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期
津市市植保植检站 2025年05月28日

当前水稻防治意见

据我站近期大田调查情况。当前我市早稻二化螟幼虫基数仍然较大,防治过的田块平均约650头,未防治田块严重的达1000-1500头,枯鞘兜率达7.5%,部分农户仍未引起重视。

结合近期天气及预报,6月日均气温整体较常年偏高,且5月下旬到6月上旬和6月下旬到7月上旬分别为集中降雨高峰期,适宜水稻稻瘟病和二化螟发生,需密切关注并加强防控。

一、防治意见:请各镇、街、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及大户高度重视,特别是未防治区域及易感稻瘟病品种(中安系列),需提前预防,及时搞好病虫防控工作。

1、防治适期:6月上旬(破口期前)

2、防治对象:主治二化螟、兼治卷叶螟、稻飞虱、稻秆潜蝇、稻蓟马、大螟等,预防稻瘟病。

3、防治药剂:防治二化螟可选用溴氰虫酰胺、甲氧虫酰肼、阿维•甲氧虫酰肼、乙多•甲氧虫、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以上)、氯虫苯甲酰胺(高抗性区域停止使用)、阿维菌素(5%以上)等药剂。

稻瘟病老病区及中安2号、中安7号等感病品种种植区要积极做好稻瘟病的预防,可选用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应在75%以上)、稻瘟灵(40%以上)、嘧菌酯(25%以上)、丙环•咪鲜胺、肟菌•戊唑醇等药剂。

稻蓟马:亩用50%噻虫嗪或10%吡虫啉。

施药时选择雨后天晴,田间要有3-5厘米浅水层,施药后保水5-7天。防治后及时检查防效,防效差的要及时采取补治措施,确保防治效果。


公益提示:

1、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使用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3、严格实施植物检疫,守好农业生物灾害防控第一关。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