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期
邵东市植保植检站 2025年07月28日

中稻后期病虫防治意见

目前我市中稻大部分已进入孕穗末期至破口抽穗期。近段天气时有阵雨,田间高温高湿,荫蔽度大,有利于褐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等多病虫的发生流行,病虫基数较大,酿致中稻后期稻飞虱等多种病虫严重发生。稻飞虱将大发生!中稻平均虫量945只/百蔸,高丘达5640只/百蔸,其中:成虫145只/百蔸,短翅型成虫69只/百蔸,高丘达300只/百蔸,平均虫量较去年同期增加10.4%,成虫较去年同期增加7.4%,短翅型成虫较去年同期增加9.5%。二化螟偏重发生:测报灯下7月1-28日共诱虫598只,较去年的219只增加1.73倍,7月15-17日灯下出现一个高峰,高峰日(7/15)蛾量48只,预计其孵化高峰为7月23-25日。稻纵卷叶螟:7月23-25日系统赶蛾又出现一个蛾高峰,高峰日(7/24)蛾量为444只,较去年同峰减少16.7%,预计孵化高峰为7月31日-8月3日;面上7月27-28日调查,亩平蛾量385只,高丘667只较去年同期的446只减少13.7%,卵110粒/百蔸,低龄幼虫45条/百蔸,分别较去年同期减少8.3%和10.0%。纹枯病平均病蔸率为39.2%,较去年同期高0.4个百分点。稻瘟病在局部地方已发生叶瘟,严重丘病叶率达18.9%,穗期一旦遇雨,稻瘟病、稻曲病将有流行的危险。鉴于中稻后期病虫发生的严峻形势,各地务必组织农户切实搞好防治,控制病虫成灾!

一、当前病虫发生实况

1、稻纵卷叶螟

中稻系统赶蛾情况表

日期 观察区(只/亩)

(月/日) 亩平 幅度

7/16 278 100-533

7/18 211 100-367

7/20 133 67-200

7/22 333 200-500

7/24 444 200-733

7/26 322 100-567

7/28 222 67-400

(1)蛾量:系统赶蛾蛾峰日(7/24)蛾量444只/亩,较去年同峰蛾量减少16.7%,本次蛾峰不明显,7月10日以来田间蛾量一直保持在100只/亩以上,蛾量持续偏高。面上7月27-28日赶蛾,亩平385只,高丘667只较去年同期的446只减少13.7%。预测7月24日蛾峰的卵孵高峰为7月31日-8月3日。

(2)卵和幼虫:目前中稻田蛾、卵、幼虫并存,我站7月27-28日调查,卵110粒/百蔸,低龄幼虫45条/百蔸,分别较去年同期减少8.3%和10.0%。

2、稻飞虱

测报灯下数据显示,近段稻飞虱于7月20-21日出现一个高峰,预计此峰的孵化高峰期在7月28-29日。7月28日观察区调查,中稻田平均虫量725只/百蔸,其中:成虫135只/百蔸,短翅型成虫70只/百蔸。7月27-28日面上调查,中稻平均虫量945只/百蔸(60-5640),其中:成虫145只/百蔸,短翅型成虫69只/百蔸(10-300),平均虫量较去年同期增加10.4%,成虫较去年同期增加7.4%,短翅型成虫较去年同期增加9.5%。

3、二化螟

测报灯下7月1-28日共诱虫598只,较去年的219只增加1.73倍,7月15-17日灯下出现一个高峰,高峰日(7/15)蛾量48只,预计其孵化高峰为7月23-25日,目前田间蛾、卵、幼虫并存,上次部分防治质量差的田,幼虫残存基数仍较大。

4、纹枯病

观察区7月28日调查,中稻平均病蔸率38.4%(10.0-69.3),平均病株率13.7%(3.5-28.9)。平均病蔸率较去年同期高0.3个百分点,平均病株率比去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面上7月27-28日调查,平均病蔸率39.2%(10.0-77.0),平均病株率14.5%(2.7-30.2,平均病蔸率较去年同期高0.4个百分点,平均病株率比去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

5、稻瘟病

中稻叶瘟在部分感病品种上零星发生,部分感病品种上出现了叶瘟,严重丘病叶率达18.9%,发生程度略轻于去年。

二、防治部署

1、防治时间:8月2-6日,早破口的田早防治。

2、防治对象:主攻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兼治大螟、稻水象甲、后期病害等。

3、对口农药:

①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单用15.5%甲维·氯虫苯或22%甲氧肼·氯虫苯或选30%氯虫苯甲酰胺(克胜)与24%甲氧虫酰肼或15%多杀·茚虫威(克胜)或(15%以上)甲维·茚虫威加虱螨脲。②防治稻飞虱:选用10%三氟苯嘧啶或50%吡蚜酮或70%吡蚜·呋虫胺或80%烯啶·吡蚜酮或50%烯啶·噻虫嗪等。③防治稻瘟病:预防选用75%三环唑或30%三环·己唑醇,预防、治疗选用9%吡唑醚菌酯或40%稻瘟灵·氟环唑等。④防治纹枯病:选用30%苯甲·丙环唑或32.5%苯甲·嘧菌酯(克胜)或30%肟菌.戊唑醇等。⑤防治细菌性病害:选用33.5%喹啉铜或噻菌铜或50%氯溴异氰尿酸加2%春雷霉素或中生菌素等。

4、注意事项:

①飞虱虫量大的中稻田选用80%烯啶·吡蚜酮或70%吡蚜·呋虫胺或三氟苯嘧啶等高效药剂防治,用足药量打足药液,将药液喷施到禾苗中下部,并保水3-5天。②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是预防穗颈瘟的关键时期,应根据生育期确定施药时间,早破口早施药,迟破口迟施药,必须严格选用上述推荐药剂,感病品种田必须用预防药,发生叶瘟田用治疗药,叶瘟重发田需在破口期和齐穗期各防治1次。③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发生重的田,必须使用酰胺类长效药剂加可杀高龄幼虫药剂5%甲维盐或高含量甲维盐复配制剂(22%甲氧肼·氯虫苯或25%甲维·茚虫威或20%甲维·甲虫肼等)防治。④施药时,务必避开一天中高温时段,飞防最好选早、晚禾苗叶片上有露水时喷药,加增效剂可防雨水冲刷,提高防治效果,未加增效剂且施药后6小时内遇中等以上降雨应及时补治。⑤稻曲病预防最佳时期为水稻破口抽穗前5天,应根据生育期确定施药时间,尤其氮肥施用量大、禾苗贪青田,如破口抽穗期降温降雨更需预防,宜选用30%苯甲·丙环唑或30%苯甲·嘧菌酯或30%肟菌·戊唑醇或40%稻瘟灵·氟环唑等。⑥施药时,田中需保持浅层水。


公益提示:

1、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严格实施植物检疫,守好农业生物灾害防控第一关。

3、按照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方法剂量和安全间隔期等使用农药。

4、科学合理轮换用药,延缓病虫害抗药性产生。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