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期
北湖区植保植检站 2025年07月09日

切实抓好二代二化螟的防治工作

据我站近日在华塘、保和和鲁塘等地调查调查螟虫发育进度,共剥查39条,其中五龄占5.1%、六龄占30.8%、育蛹占28.2%,蛹占35.9%,结合我区气候因素,预计平原区二化螟卵孵化高峰期为7月11-12日。为了抓好我区当前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建议如下:

1.防治时间:7月11—16日对平原区中稻大田及晚稻秧田和大田进行大面积防治;山区中稻7月底8月初结合二代二化螟进行防治,要求中稻做到“早抽穗早打药,迟抽穗迟打药”的原则,确保防效。另外,中稻破口前3天和齐穗期还需喷药预防穗颈瘟。

2.防治对象:以防治二化螟、卷叶螟、治飞虱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纹枯病为主,预防穗颈瘟,兼治其它病虫害。种植了镉低积累中稻品种在水稻破口前3天和破口抽穗期30%-50%各施一次重点防治稻曲病和颖枯病。

3.防治药剂:防治卷叶螟、二化螟选用20%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甲氧虫酰肼、阿维菌素(5%以上);防治飞虱选用吡蚜酮、吡虫啉(20%以上);防治纹枯病选用肟菌·戊唑醇、苯甲·丙环唑、井冈·蜡芽菌(12.5%以上);防治稻瘟病选用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应在75%以上)、稻瘟灵(40%以上)、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春雷·三环唑;防治稻曲病和颖枯病可选用30%苯甲·丙环唑乳油或20%三唑酮乳油+40%多菌灵悬浮剂。农药要交替轮换使用以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

 

公益提示:

1、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使用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3、严格实施植物检疫,守好农业生物灾害防控第一关。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